第966章 吕连群提出条件,唐瑞林党校授课(4 / 5)

加入书签

>

掌声第三次响起,郭致远看向唐瑞林,微微点头示意,随后,他与常云超、党校常务副校长一同从主席台上走下来,来到学员区,坐在第一列中间的位置,和学员们一样,挺直腰板,认真准备听讲。

唐瑞林轻轻调整了一下话筒,面带微笑,语气亲切地说道:“同志们,大家别紧张,我今天来,算不上正式上课,就当是作为一名办公室主任,和大家交流交流心得。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就坐在隔壁那个位置。”说着,他用手指轻轻敲了敲郭致远刚才坐过的地方,“也就是说,我和各位同志啊算是同行,我可是个老办公室主任了。今天,我就不给大家谈办公室业务方面的事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作为新任办公室主任,业务能力都十分出色。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形势与政策,题目是《苏联一定能凭借制度的优越性化危为安、蓬勃发展》。”

紧接着,唐瑞林开始了他的讲座。他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说道:“当下,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力量,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唱衰的声音。有人断言,苏联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说实话,这种说法纯属危言耸听,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苏联,那可是经历过卫国战争严峻考验的伟大国家,拥有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制度作为坚实后盾。在经济建设方面,苏联曾取得过发射人造卫星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说垮就垮呢……”

唐瑞林的报告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从下午两点一直讲到四点。刚开始时,晓阳和柳如红还听得聚精会神,被唐瑞林口中的国际形势所吸引。然而,昨夜两人都喝了些酒,困意渐渐袭来,加之她们坐在教室后排,不易被人察觉,渐渐地,两人便有些昏昏欲睡。柳如红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脑袋微微凑近晓阳,小声问道:“唐书记讲得到底啥意思呀?感觉和新闻里说的不太一样呢。”

哈欠仿佛会传染一般,柳如红这一打,晓阳也跟着打了一个,他揉了揉眼睛,含糊不清地说道:“我也没听太明白,大概意思就是说苏联还行吧。”

柳如红皱了皱眉头,疑惑地说:“苏联还行?不对吧,我听红旗说苏联肯定是不行啊。”

晓阳对国际政治本就不太敏感,随意地摆了摆手,说道:“哎呀,管它行不行呢,反正我们家朝阳还挺行的。”

柳如红羡慕地看了晓阳一眼,嗔怪道:“晓阳,你就别在嫂子面前炫耀了。”

四点过后,课程进入讨论环节。发言的干部们依次站起身,先是进行自我介绍。有来自市委办公室的下属科长,意气风发;有团市委的办公室主任,充满朝气;还有市直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与几个国企的综合部部长,沉稳干练。他们提出的问题,无一例外都围绕着唐瑞林的报告内容展开,唐瑞林也耐心地一一进行解答。晓阳听着这些发言和解答,只觉得索然无味,都是些顺着唐瑞林报告内容说的场面话,毫无新意。

讨论进行到四点半,市委秘书长郭致远拿着笔记本,快步走上讲台,在唐瑞林身旁坐下。两人眼神交汇,小声交流了几句后,郭致远再次拿起话筒,说道:“同志们,今天,瑞林书记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分析了苏联当前的客观实际、面临的困难,以及必将涅盘重生的关键条件,为我们了解国际形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希望大家都能学习瑞林书记这种广阔的国际视野。由于时间有限,提问环节到此结束。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感谢瑞林书记的精彩报告!”

唐瑞林依旧保持着儒雅的风度,缓缓站起身,朝着台下的干部们再次深深鞠躬致谢。鞠躬完毕后,市委党校的几位副校长和秘书长常云超迅速围拢过来,簇拥着唐瑞林走出了阶梯教室。

领导们离开后,教室里出奇地安静,与昨天老师一宣布下课,众人便一哄而散的情形截然不同。今天,大家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直到确定唐瑞林完全离开了教学楼,才纷纷起身,井然有序地离开,充分展现出办公室主任们应有的素质和对领导的敬重。

晓阳挎着小包,与柳如红并肩走出教室,来到党校大院。此时,市委党校里的银杏树叶已悄然泛黄,微风拂过,一片片金黄的银杏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从枝头缓缓飘落。银杏在东原少见,整个东园也只有市委党校在主干道两旁种了两排,此时的景象,宛如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晓阳抬头望着漫天飞舞的银杏叶,眼中满是喜爱,忍不住伸出手,感叹道:“哎呀,这个时候要是有个相机就好了呀,把这美景拍下来多好。”

柳如红性格豪爽,当即爽快地说道:“晓阳,等我一会儿回到办公室,把我们厂的相机拿出来。你要是想拍什么,明天我就给你拍。”

晓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算啦,明天一下课,我们家那口子肯定就来接我了,他呀,猴急得很,肯定又想着赶紧回家。”

柳如红亲昵地挽起晓阳的胳膊,感慨道:“哎呀,你们年轻人就是好,当嫂子的羡慕啊。”

晓阳笑着回应:“嫂子,你们不也正年轻嘛。”

柳如红会心一笑,说道:“哎呀,我跟你说,男人到了30岁是个分水岭,35岁又是一道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