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李学武异地交流于伟正略感失望(1 / 6)

加入书签

市委防汛工作会散会之后,已经接近下午四点钟。

会议室里的干部们陆续起身,有的整理笔记本,有的互相低声交流着会上的部署,座椅在水泥地上拖动的声音此起彼伏。

市委书记于伟正没有急着走,他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等身边的张庆合市长起身时,才转头对秘书林雪说道:“林雪,你去通知一下,让东洪县和平安县的负责同志来我办公室一趟。”

林雪手里还夹着记录用的硬壳笔记本,闻言立刻点头:“好的于书记,我这就去。”

他脚步轻快却不慌乱,穿过人群时,目光只在东洪、平安两县的座位区扫了一圈,没有丝毫犹豫。

在基层官场的语境里,“负责同志”

包括县委书记和县长,但是在市委书记的口中,负责同志从来都特指县委书记,县长即便列席会议,也不算在“负责同志”

的范畴里。

这层规矩,林雪跟着于伟正已经掌握。

我正收拾着桌上的文件,丁洪涛凑过来低声说:“朝阳,一会儿我们去于书记那儿汇报下县里的情况,你先不着急走。”

他说话时手里还捏着钢笔,笔帽没拧,却丝毫没担心墨水蹭到手上,这份沉稳是多年官场里摸出来的。

没等我应声,林雪已经快步走到丁洪涛跟前,微微弯了弯腰,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能让丁洪涛听清,又不至于被周围人过度关注:“丁书记,于书记在办公室等您,您现在过去就行。”

丁洪涛微微一愣,点点头,对林雪客气道:“麻烦小林秘书了,我这就过去。”

他没跟我多解释一句,拿起搭在椅背上的皮包,挎在胳膊上,跟着林雪就往会议室后门走。

那背影挺得笔直,看不出丝毫急切,仿佛去市委书记办公室汇报,只是日常工作里最普通的一环。

我看着丁洪涛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转身去找赵文静。

如今文静是平安县委副书记,刚才开会时就坐在我斜后方,此刻正跟几个干部交代着什么。

我走过去时,她刚好正身,脸上还带着几分疲惫——平安县刚遭了洪水,她这些天没少在大堤上熬着。

“文静,董远印的事儿有消息没?”

我开门见山问。

董远印是平安县黄滩乡的副乡长,更是我在安平乡的同事,抗洪时被洪水冲走,一直没找到,大家心里都悬着。

赵文静扶了扶额,眼底的红血丝更明显了些,她摇了摇头:“还没找到。

下游的村子都派了人搜,连十多里外的浅滩都查了,一点踪迹都没有。”

她顿了顿,声音沉了下去,“这洪水刚下来的时候太急,董乡长当时在堤上扛沙袋,大堤上也没有救生衣……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不至于吧?”

我皱了皱眉,心里也沉了沉,“就算水急,但是怎么会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是不是被冲到哪个芦苇荡里卡住了?”

“我们也这么想,”

赵文静叹了口气,“已经让附近的村民划着小船去芦苇荡里搜了,可气温高,水又脏,真要是卡在里面……”

后面的话她没说,但意思很明白,时间越久,希望越渺茫。

就在这时,晓阳走了过来。

晓阳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套裙,头梳得整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手里还拿着个帆布包。

“你们俩在这儿聊啥呢?”

她走到我身边,又对赵文静点头示意,“晚上王市长回省里,我这儿没别的事,一会儿咱们请文静吃饭,也算是松口气。”

赵文静笑了笑,语气里带着点无奈:“还不知道友福啥时候能散会呢,他跟于书记汇报,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不打紧,”

晓阳摆了摆手,“友福来了咱们就加双筷子,他不来咱们就先吃。

我刚才看到,丁书记也被于书记叫过去了,说不定是集体谈话,用不了太久。”

晓阳说话时眼神很稳,既没显得刻意打听,也没漏过任何关键信息。

我们三个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市委大院里的梧桐树长得遮天蔽日,枝叶互相交织着,把阳光剪得碎碎的。

走在树荫下,凉风吹过,倒比会议室里舒服些。

不时有熟悉的干部跟我们打招呼,有的喊“李县长”

,有的叫“晓阳秘书长”

,还有人跟赵文静聊两句平安县灾后的情况,语气里都带着几分客气,在市委大院里,大家都知道晓阳的分量,大家语气中都带着热情。

出了市委大院的铁门,就看到斜对面的迎宾楼。

以前这地方是东原市的招牌饭店,市里甚至不少重要接待都在这儿,现在却挂着“龙投打字社”

的牌子,门口还堆着几箱纸和墨盒,倒是比以往冷清了不少。

8o年代中期四通s系列文字处理机流行起来后,不少地方都开起了打字社,虽说不是真电脑,但能打中文、能打印,比以前的机械打字机方便多了,机关里不少材料都得找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