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于伟正两手准备黑龙滩突然放水(1 / 5)
随着又一声惊雷滚过天际,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加密集猛烈。
于伟正看向旁边的张庆合,语重心长:“老张,你是市里的老市长了,经验丰富,也是省委组织部正在向中央推荐的副省级干部人选,是咱们东原的宝贵财富。
这个关键时刻,你需要统筹全局,大堤那边,你就不要亲自上去了。”
接着,他又看向常务副市长王瑞凤:“瑞凤同志,你是个女同志,体力上不占优势。
看现在这个雨势,比上午又大了不少,已经是中到大雨的规模。
今天晚上,我看就先交给老李和光明区的同志顶住。
明天一早,我上市区大堤去看看,老李已经干了七八天了,我替换老李回来喘口气。”
李尚武急忙再次劝阻,语气诚恳:“书记,您的心意我们领了。
但现在大堤上情况复杂,路啊粘的没办法走,照明也不好,确实存在风险。
您是一市的主心骨,全市沿河五县一区的情况都需要您坐镇指挥调度。
您要是上了堤,我们还得分散精力保障您的安全。
我看,您就在市委大院里指挥若定,我们前线随时向您报告情况!”
于伟正自然明白李尚武的好意,他沉吟了一下,从善如流:“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今晚就不过去添乱了。
但明天一早,我必须得到堤上去亲眼看看。
不然,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他最后看向水利局局长连心,指示道:“连心同志,你以市防汛指挥部的名义,立刻给各县再电,命令必须明确:务必做好群众疏散的万全准备,特别是低洼地带和沿河村庄。
要提前研判,一旦出现险情征兆,必须果断疏散,生命至上啊!
谁的地方因为准备不足、行动迟缓出了问题,谁就负直接责任,严肃追究!
再次强调,原则上绝不能轻易挖堤泄洪,但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位,确保一旦需要,能迅安全转移群众!”
张庆合默默地点了点头,用手搓了搓有些疲惫的眼睛,补充道:“于书记考虑得周全。
不过,雨下得这么大,险情不一定只出现在光明区。
沿河其他几个县的压力也很大。
我的意见是,老李在光明区坐镇指挥,我带着水利局的专家,组成一个巡查组,到沿堤各县跑一趟,看看实际情况,也给下面的同志鼓鼓劲。”
水利局局长连心马上接口,他的考虑更实际一些:“张市长,您的想法是好的。
但现在雨大路滑,堤上的路都成了烂泥塘,车进去容易陷住,反而耽误事。
于书记、张市长、王市长,前线就交给我和老李,我们保证,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详细向市委、市政府汇报!”
窗外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于伟正望着楼下那棵碗口粗的树在狂风中剧烈摇晃,眉头紧锁。
他深知,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前线的执行。
“尚武同志,连心同志,”
他伸出手,与李尚武重重一握,又看向连心,“东原能不能打赢这场洪水阻击战,关键就看你们二位在前线的指挥和判断了。
保重!”
李尚武和连心拿起旁边的雨衣,神色肃然地保证:“请于书记放心!
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下午市里的会议结束后,我带着县公安局党委书记田嘉明、县委办主任吕连群以及县水利局局长韩冰等几名干部,顶着越来越大的雨,再次赶往情况最吃紧的马关乡。
桑塔纳在雨幕中艰难行驶,雨刮器开到最大档,也只能在玻璃上划出两道短暂的扇形清晰区,旋即又被雨水覆盖。
车轮碾过积水路面,溅起混浊的水花,四周昏暗得如同夜晚提前降临。
谢白山全神贯注地把着方向盘,忍不住嘀咕:“这雨,怎么说大就大成这样了,雨刮器都快刮不及了。”
我尽量让语气保持平稳:“不急,白山,安全第一,慢点开。”
坐在副驾的田嘉明已经没有了开会时的那种相对轻松,他望着窗外白茫茫的雨幕,忧心忡忡:“早上的滴星儿看还只是小雨,这才几个钟头,就变得这么泼辣了。”
车子颠簸着驶入马关乡政府大院,还没停稳,副乡长李亚男就撑着一把伞从办公室里冲了出来,快步来到车边,迅拉开车门,将伞尽量罩在我的头顶:“县长,这天气预报还真准,说下大就真下这么大了!”
我们几个人几乎是跑着冲进乡政府那栋略显陈旧的屋檐下。
进了办公室,大家都不同程度地淋湿了。
李亚男利落地抖了抖雨伞上的雨水,把伞合拢靠在门边。
田嘉明在门口用力跺了跺脚,试图甩掉胶鞋上沾满的泥浆。
这时,吕连群、韩冰和韩俊、杨伯君以及其他几位乡里的干部也陆续聚拢过来。
“亚男,简单弄点吃的,大家抓紧时间填填肚子,马上还得上堤。”
林小松一边用毛巾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