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o4章 丁洪涛愈着急马香秀登门拜访(2 / 6)

加入书签

自乱阵脚。”

他身体前倾,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至于于书记那边,他的很多做法,确实和钟毅书记时期很不一样。

力度大,节奏快,这是他的风格。

毕竟,人家是书记,掌握着大局。

硬碰硬,目前来看啊,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以退为进,以静制动,反而是更好的策略。”

周海英听着唐瑞林的话,脸上的急躁神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

他沉默了一会儿,重重地点了点头:“唐主席,您的话,我听进去了。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就对了。”

唐瑞林脸上露出些许的笑容,“回去之后啊,把城管局的队伍带好,把市容管好,这就是你当前最大的政治。

其他的,静观其变。

我也不信,你正常营业,他们还能给你关了不成?”

又坐了一会儿,周海英起身告辞。

唐瑞林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

离开市政协大院,坐进那辆黑色的皇冠轿车,周海英靠在舒适的后座上,望着窗外流逝的街景,心情比来时稍微平静了一些,但那种无形的压力依然存在。

忽然,一个名字闪过他的脑海——钟毅!

老书记钟毅!

虽然钟书记现在已经退居二线,到了省政协,但钟毅的为人他是信的过得。

而且钟书记在东原工作多年,树大根深,对于原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的看法和建议值得参考。

想到这里,周海英心里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顿时踏实了不少。

他对商晨光吩咐道:“不回局里了,直接,直接去省城。”

时间到了第二天上午。

东原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秘书长郭志远率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行五六辆车,浩浩荡荡地来到东洪县,考察“三胞”

联谊会筹备情况暨潜在投资考察点的准备进展。

在我和县委书记丁洪涛等人的陪同下,郭志远一行先后视察了县工业开区规划展厅、几家已入驻的企业厂房建设工地以及计划中的“三胞”

接待中心选址。

最后,车队开进了开区内部道路施工现场。

这里的景象可谓热火朝天,但也显得颇为凌乱。

个别主干道的路基已经推平压实,但路面尚未硬化,裸露的黄土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压路机轰鸣作业,扬起漫天尘土。

干活的群众穿着沾满泥灰的工作服,正在紧张地铺设路缘石和排水管道。

郭志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坑洼不平的路基上,秘书小心地在一旁搀扶。

他看着这景象,眉头越皱越紧,终于停下脚步,转向身旁的丁洪涛和我,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

“洪涛书记,朝阳县长,你们两个主官都在这里。

‘三胞’联谊会是市委于书记亲自推动、亲自对接省里资源才争取来的重要平台,是今年全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头戏啊!

其他兄弟县区,哪个不是卯足了劲,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你看看你们东洪,这开区搞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这路还是这番模样?‘三通一平’是最基础的工作,连路都通不了,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让港澳同胞、海外侨商怎么看?怎么会有信心来这里投资?这样的硬件环境,我看根本达不到接待考察的标准!”

郭志远用脚踢了踢松软的路基,顿时踩出一个小坑来,尘土弥漫,语气更加严肃:“如果你们县委县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不力,我看不如干脆向市委申请,取消你们这个考察点!

把名额和机会让给更有准备、更有条件的县区,免得到时候丢我们东原的脸面!”

丁洪涛脸色有些尴尬,连忙解释道:“郭部长,您批评得对,我们确实工作没做到位。

主要是之前……之前有一笔关键的园区道路建设专项资金,因为全市防汛应急的需要,临时调剂到光明区支援他们的防汛公路建设了,所以导致我们这边的资金链一下子断了,工程进度就……”

郭志远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打断了他:“洪涛书记,你这可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啊。

在交通局当局长时调出去的钱,现在当了县委书记,这难题又回到了自己手上?这算不算是……一种工作上的‘自循环’?你当初做资金调剂决定的时候,难道就没有预见到今天这个局面?就没有考虑到东洪开区的展需求?”

丁洪涛被问得一时语塞,脸上有些挂不住,只能勉强笑了笑:“郭部长,您说的对,我考虑不周,当时主要想着防汛是头等大事,全局一盘棋……”

“全局一盘棋没错,但也要统筹兼顾嘛!”

郭志远语气缓和了一些,但话里的分量不减,“现在问题是,市委的任务压在这里,‘三胞’联谊会的日期一天天临近,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