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丁洪涛到任东洪于伟正三个山头(1 / 6)
市委书记于伟正的办公室里,他对面的市长张庆合,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显然还在消化于伟正的表态。
于伟正又道:“庆合同志,我的态度非常明确,魏昌全案,必须从严从重,绝不姑息。
他造成的这四百多万损失,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更是对我们东原经济秩序的严重践踏啊。
这个家伙妈的把省里下拨的平价肥指标,玩弄于股掌之间,高价倒卖,中饱私囊,性质极其恶劣!
这不仅仅是经济犯罪,更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动摇的是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的信任根基!”
张庆合看于伟正已经下了定论,心里知道魏昌全已经是在劫难逃:“于书记,您说的这些,我完全认同。
魏昌全以权谋私,让本该受益的群众啊多支付了巨额的冤枉钱,这直接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让咱们啊市委市政府惠民政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这一点上讲,说他罪大恶极,一点都不为过。
群众有情绪,有意见,这是必然的。
但是,”
他话锋微微一转,带着一丝审慎,“于书记,我个人的意见,在处理上,尤其是极刑的运用上,是否还需要再斟酌一下?毕竟,这个魏昌全……”
于伟正一摆手,打断了张庆合的话:“庆合同志,在原则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的是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嘛,保障的是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手软一分,就是对犯罪的纵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魏昌全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不施以重典,不足以震慑宵小,不足以平民愤!
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至于鸿基书记那里,”
于伟正语气稍缓,但依旧坚定,“我已经通过适当方式做了汇报和沟通。
为了东原的长治久安和风清气正,该付出的代价,必须付出!”
张庆合听到于伟正已经做了汇报,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于书记,您的决心和魄力,我明白了。
市政府坚决服从市委的决定,在魏昌全案的处理上,保持高度一致。
只是……”
他略微迟疑了一下,“我担心的是,东原的情况很复杂,尤其是以周海英为代表的一些干部子弟,他们背后的关系网络深、能量大,牵扯面广。
魏昌全这件事,就像是马蜂窝,我担心处理过急过猛,会引不可预料的连锁反应,甚至影响当前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于伟正闻言,嘴角反而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带着洞悉一切的果断:“庆合同志,老张啊,你说的这些,是说到了点子上的!
大院子弟的问题,以及他们与市内一些领导干部之间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我是清楚的。
但是堡垒嘛往往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所以,市委近期的干部调整,目的就在于甄别和筛选。
对于那些积极向市委靠拢、拥护市委决策的同志,我们要大胆使用,给予信任;对于那些阳奉阴违、甚至企图和市委唱对台戏的,也绝不客气!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掂量清楚分量,看清楚形势。”
张庆合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心里却如翻江倒海。
他此刻才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于伟正到任后的一系列动作——大力整顿作风、推动国企改革、频繁调整班子——并非零敲碎打,而是有着通盘考量和深远布局的一盘大棋。
这盘棋的棋眼,或许就在于打破东原固化了多年的各种小山头、小圈子。
于伟正身体前倾,声音压低了些,显得更加推心置腹:“庆合同志,你和学武同志私交不错,这我知道。
所以我今天找你来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够协助把握好公安局办案的节奏和尺度。
突破要坚决,但节奏要稳妥,一切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绝对掌控之下。
换句话说,我们要打这场仗啊,就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赢得彻底!
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就在于调查的深度和定性的精度,必须由组织来主导和定调!”
听到这里,张庆合心中豁然开朗,甚至生出一丝敬佩与凛然交织的情绪。
他忽然明白了老书记钟毅多次感慨的“于伟正富有政治智慧”
的含义。
钟毅主政时,并非不想动一动那些根基深厚的大院子弟势力,但每每感到阻力重重,牵一而动全身。
如今于伟正看似步步紧逼、锋芒毕露,实则章法严谨,步步为营。
他重用常云、调整丁洪涛,通过人事布局巧妙分化对方的核心层;如今又拿魏昌全这个虽与大院子弟交往甚密却并无血缘纽带、又曾是周鸿基秘书的角色开刀,重拳出击,既能产生巨大的震慑效应,又不至于立刻引最核心势力的强烈反弹,可谓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张庆合暗自感慨,自己咋说在官场也是干了几十年,竟到此刻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