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张庆合深有感悟邓晓阳安排接待(1 / 4)

加入书签

于伟正这番既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的观点,显然得到了张庆合内心的深度认同。

张庆合深知,当年自己和钟毅书记能配合得那么默契,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善于谋划、一个敢于决断,性格互补,相辅相成的结果。

张庆合道:“于书记啊,您真不愧是老组织部长出身,看人看事,入木三分啊,能把人的优缺点和岗位的需求、班子的搭配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您这个安排,确实是用心良苦,是体现了对年轻干部的爱护和培养。”

于伟正看到张庆合的态度已经明确,便顺势说道,语气也轻松了一些:“老张啊,既然你也同意这个思路,看法一致,那我看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了吧。

按时间计算,昨天已经是丁洪涛同志任前公示期的最后一天了。

让市委办和组织部抓紧时间,尽快下任命文件,让他尽快到位履职。

也让朝阳同志早点进入状态,学会怎么和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同志搭班子、共事,这本身就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必要过程。”

张庆合再次点头,表示完全同意。

他深刻理解于伟正的深意:老干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客观规律,培养接棒人必须讲究科学方法。

让年轻干部在实战磨练中成长,先学会如何当好“配角”

,学会协调和妥协,将来才能更好地担当“主角”

下午两点,于伟正的车队准时抵达光明区委区政府大楼。

区委书记常云、区长令狐以及光明区四大班子的相关领导干部早已等候在楼前。

于伟正此行颇为低调,只带了市委秘书长郭志远和林雪,轻车简从。

在常云的带领下,一行人先后视察了正在进行升级改造的北关商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的东关体育场等几个代表性点位。

于伟正看得仔细,问得也具体,特别是对市场商户的经营情况、体育场后续管理方案问得很深。

常云和令狐在一旁陪同,不时进行补充汇报。

现场视察结束后,众人在区委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市委秘书长郭志远主持。

在依次听取了区建委、计委、经贸、体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后,区长令狐代表光明区政府,做了关于全区“三化三基”

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综合汇报,内容详实,数据充分。

随后,区委书记常云做了补充言,说道:“于书记,郭秘书长啊,我们光明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善之区,我们区委区政府始终牢记自身的特殊定位和沉甸甸的责任担当,始终坚持把光明区作为展示东原城市形象的核心窗口、标杆城区来精心打造。

这在我们的工作标准、投入力度和产业侧重上,与市内其他县区相比,是有所区别,也理应有所不同的……”

郭志远见汇报环节已毕,便按照议程说道:“下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于书记为我们做重要指示!”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于伟正轻轻清了清嗓子,双手虚按了一下,待掌声平息后,开口说道:“本来呢,按照最初的安排,是请光明区的各位同志到市委去作专题汇报。

但我临时想了想,还是决定先下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心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听汇报、做决策才更有底气。

通过刚才看的几个点,再加上听了大家的汇报,总体上的感觉是,光明区近期的工作是比之前有明显成效的,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

特别是云和令狐同志,对光明区在全市展大格局中所处的方位、应承担的功能,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这一点很好!

非常关键!

干什么工作,思路先要清晰,定位先要准确。

下面,结合今天看到的和听到的,我就光明区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深化、做实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三点原则性的要求:一要坚持高标准谋划。

城市展尤其有其内在的、客观的规律,必须尊重规律……”

于伟正的讲话,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理论性、指导性都很强,充分展现了一把手的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

散会后,时间尚早,于伟正看似随意地对跟在身旁的常云说:“云,到你办公室坐坐,单独听听你的想法。”

市委书记单独提出到区委书记办公室“坐坐”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极具象征意义的信号,是对常云个人及其工作的某种肯定和支持。

在场所有的干部都心领神会,于书记这是在用行动给常云“站台”

于伟正走进常云那间宽敞的办公室,很自然地踱步到办公桌后面,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坐在了常云的那张主位椅子上,身体向后舒适地靠了靠,还轻轻转动了一下椅子,显得十分随意而放松,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秘书手脚麻利地为他沏好一杯热茶放下,便悄然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