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于伟正被将一军丁洪涛大宴宾朋(2 / 5)

加入书签

专项资金,这是什么性质?就算最后市委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但于伟正书记的脸面往哪放?他会怎么想?他会认为你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他已经给你打了招呼,你都不能理解他的意图和难处。

伟正书记是非常注重干部态度和服从性的人。”

张叔说的语重心长,继续深入说道:“我相信,丁洪涛在做出调剂资金的决定后,肯定是第一时间就向于伟正书记做了汇报,并且成功说服了他。

不然,以于书记的性格,对这种先斩后奏、不讲程序的干部,也不会如此重用。

我估计,现在于书记也是骑虎难下,他也是个极好面子的人,再加上丁洪涛的理由听起来确实‘正当’——为了防汛大局,于书记相当于吃了个哑巴亏,只能想办法帮他弥补。

所以朝阳啊,你也要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书记的难处,大家啊其实都不容易。”

“张叔,有您这番话,我心里就彻底透亮了。”

我连忙说道,“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只是看丁洪涛这番操作,心思确实活络得很。”

张庆合呵呵一笑:“能到这个位置上的人,哪个不是聪明人?聪明是没有错,但是最怕的就是自作聪明啊,自作聪明也能理解,就是千万不能把别人都当傻子。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允许一切生’,保持定力。

按照你现在的成长势头和环境来看,形势一片大好,千万不要想着去和丁洪涛搞什么意气之争、班子内耗,那样反而落了下乘,不利于你的长远展。

在咱们这个体制内,书记就是一把手,这个定位不是你服不服气就能改变的。

‘县官不如现管’,任何时候,和一把手搞别扭,吃亏的多半是二把手,最起码在情理和舆论上就先失分了。”

与张叔的一席谈,让我心中的那点疙瘩彻底释然了。

书记和市长都已经明确表态,这件事就此翻篇,那我自然也只能服从。

我看张叔心情不错,便旧事重提:“张叔,您上次说想去尝尝东北菜,择日不如撞日,您也该深入基层、与民同乐一下嘛。”

张叔听完淡然一笑:“你小子……好吧,那就安排一下吧。”

我马上说:“张叔您放心,地方非常安静,也隐蔽。”

张叔笑了笑:“哎呀,现在这个时候,比较敏感,咱们还是低调点好,但是喝碗羊肉汤,倒也没啥。”

而在市交通局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

办公室主任刘明再次来到丁洪涛的局长办公室。

丁洪涛已经将办公室收拾得差不多了,书架上的书大多搬空,高大的书架被擦得锃亮,反而透出一种人去楼空的寂寥感。

丁洪涛环视着这间他号施令的办公室,心潮澎湃,充满了对权力的无限留恋。

在这里,他一句话就能决定项目的生死,一笔款就能调动各方资源,那种一言九鼎的感觉,实在太令人沉醉。

丁洪涛望向窗外,心里感慨,到了县委书记,手里的权力又可是交通局长可比的?当初那些公检法司、各部门头头,哪个见了他不是客客气气?权力带来的快感和优越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刘明抱着最后一个纸箱下去后,看到墙角还有一个编织袋,刚想去拿,丁洪涛开口道:“算了,这个是我的一些私人物品,我自己来拿。”

刘明抱着箱子,笑着说:“丁书记,都按您的吩咐安排好了,局领导们都打过招呼了,晚上六点,咱们在迎宾楼,大家都想为您祝贺一下。”

丁洪涛笑了笑,坦然接受。

去迎宾楼吃饭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一周起码有三四天都在那里。

“行啊,你看着安排就行。

局里哪些人参加?”

刘明报了个数:“有五十多人呢。”

丁洪涛倒是有点意外:“怎么这么多人?”

刘明解释道:“下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也都想过来。

大家知道您要高升了,心里都舍不得,各下属单位的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基本啊都要来。”

丁洪涛听了,也没太往心里去,平时和这些下属单位的头头们也没少在一起吃喝,觉得也算正常。

他将办公室最后一个笔记本留在桌上,其余东西都收拾干净,然后自己提着那个编织袋,对抱着箱子的刘明说:“我就不和大家一起过去了,先回家一趟,把东西放下。

六点十分,我准时到迎宾楼。”

迎宾楼的包间设计得很是巧妙,大包间之间用屏风隔开,需要时撤掉屏风,就能连成一个大厅。

交通局是实权大局,下属单位众多,养路段、运管局、公路局、海事处、质监站、监理公司、设计院、交通工程总公司、交通运输总公司……这些单位的一把手们挤满了一张大桌。

局领导班子成员坐一桌,局机关的一些重要科室负责人又坐了一桌。

三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

由于最大的联厅只能摆下三张主桌,其他下属单位的副职和机关中层副职们,就只能安排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