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于伟正无奈接受丁洪涛展露心机(1 / 7)

加入书签

市交通局副局长廖书旗的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凝滞。

廖书旗分管财务科和农村公路科,是局里有名的“三朝元老”

,历经李显平、崔浩、丁洪涛三任局长,始终稳坐副局长位置,分管的也一直是这块核心业务。

他深知自己根基不深,向来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原则,遇事能推则推,能绕则绕,明哲保身是他的处世哲学。

也正因如此,任凭局长如何更迭,他这“铁打的廖老二”

位置倒也坐得安稳。

廖书旗看着东洪县副县长杨明瑞和交通局长洪亮才脸上难以掩饰的震惊和失望,心里跟明镜似的,脸上却依旧挂着那副惯有的、略带歉意的温和笑容:“哎呀,明瑞县长,亮才局长啊,你们两个也别太意外嘛。

咱们干具体工作的都清楚,规划嘛,毕竟是计划性的东西,根据实际情况和全市一盘棋的考虑,进行一些必要的、及时的调整,这也是常有的事,要理解市局,啊特别是局长的难处啊。”

洪亮才刚从乡镇书记提上来不久,身上还带着基层干部的那股子较真劲儿,一听这话就有点压不住火:“廖局长,这话我可不敢认同!

这怎么能是正常的呢?这一点也不正常啊!

这笔钱是省厅戴着帽子下来的专项补贴,项目明确对应的是我们东洪县工业园区的通园道路建设,白纸黑字,专款专用!

这性质能一样吗?怎么说调整就调整,说调剂就调剂了呢?这不符合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吧!”

廖书旗像是没听到他语气里的激动,自顾自地拿起桌上的茶杯,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茶水,才淡然一笑,说道:“亮才啊,你的心情我理解,着急上火是为了县里的工作嘛。

但是呢,你跟我说道这些,说道破大天,我也只是个执行者,不像你啊,一把手,对吧?我这个人呐,上班焦黄,下班透亮,活动范围主要就这间办公室。

领导定了调子,画了圈,我呢,就负责在这个圈圈里把具体事务办稳妥。

所以啊,”

他放下茶杯,手指朝上指了指,“你们真要想把事情彻底弄明白,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还得去3o1嘛。

关键啊,还得找能拍板的人。

我估摸着啊,这笔钱虽然拨付流程启动了,但光明区那边实际支付出去可能还得有个过程。

你们要是现在抓紧时间,想想办法,或许……还能有转圜的余地?”

杨明瑞被他这番滴水不漏又推得干干净净的话噎得难受,尴尬地笑了笑,心里暗骂一句“老滑头”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推心置腹的坦诚意味:“老廖,咱们也不是外人,关起门来说句实在话。

我们之前也揣测过,是不是丁书记……呃,丁局长打算等到了东洪,亲自把这笔钱带下去,当个‘见面礼’?要真是这样,我们虽然为难,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大不了我们县里先想办法拆借周转一下,硬着头皮先把场面撑起来,无非就是晚个十天半个月的事。

工作总能推进。

可现在这么一整,钱直接没了踪影,你让我们怎么办?工程队已经进场了,机械、材料、人工,每一天都是钱!

我们要是硬着头皮干下去,到时候县财政付不出款,那是要出大乱子的,工人要是闹起来,谁负这个责?这不是把我们县政府架在火上烤吗?”

廖书旗听完,脸上那副“爱莫能助”

的表情丝毫未变,只是轻轻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语气依旧平和,甚至带着点过来人的规劝:“明瑞啊,你说的这些困难,我都能想到。

但问题在于,你跟我说道这些,我解决不了啊。

咱们都是副职,副职就要有副职的觉悟,站位要清晰,不能老是替一把手操心,更不能越位去干预一把手的决策,对吧?”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道,“要我说啊,多保重身体,喝喝茶,把心态放平,才是长久之计。

组织上的事,复杂得很,有时候不是光靠着急上火就能解决的。”

说着,他作势又要拿起热水瓶,“要不,我再给二位续点水?我们局里刚配的毛尖,味道还凑合。”

杨明瑞和洪亮才哪里还有心思品茶,眼见廖书旗这里油盐不进,彻底关上了沟通的门,心里凉了半截。

他们来之前还想着,哪怕要不回全款,能通过廖书旗约上丁洪涛一起吃个晚饭,当面汇报一下困难,哪怕先协调一部分资金过来应急,顺便也能在新书记面前挂个号,留个好印象。

现在倒好,别说吃饭了,连正经话都没能说上几句。

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再待下去已是无益。

洪亮才资历浅些,火气也更旺些,沉着脸站起身。

两人默默走出副局长办公室。

下楼时,经过大厅的公示栏,洪亮才脚步停了一下,看着玻璃橱窗里丁洪涛那份崭新的任前公示文件,忍不住伸出食指,隔着冰凉的玻璃点着丁洪涛的名字,从牙缝里挤出低低的声音:“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