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周海英摆下筵席李学武亲自赴筵(1 / 5)

加入书签

焦杨的表态让我心里更加清晰了。

市委显然在为东洪物色县委书记,只是人选难定,几个考察对象似乎兴致不高。

这局面,意料之中,却也带着一丝微妙。

我看着焦杨,问道:“焦杨同志啊,你在市里这段时间,接触面广些,有没有听到些风声,下一步哪位同志可能来东洪主持县委工作?”

焦杨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平静,声音不高不低:“县长,确实听到些议论,大家比较多的说法是市交通局的丁洪涛局长。

听说市委领导找他谈过话了。

丁局长资历够,当过光明区常务副区长,现在主持市交通局工作,经验丰富,年龄也合适。

市里考虑,需要一位能和您配合的老同志。”

“差不多就是丁洪涛了!”

我微微颔,前两天刚去市局拜访过他,批了五万养护经费,确实显得不够大气。

不够大气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行事沉稳,丁洪涛确实又在交通系统根基深厚。

“嗯,丁局长能力是有的。

交通是命脉,他主政一方,对东洪长远展是利好。”

“是啊,”

焦杨附和道,“市委领导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我心里明镜似的。

东洪这“无主”

的局面不可能长久。

经过这一年的苦心经营,县里班子磨合渐入佳境,各部门运转顺畅,我这个代理县长也基本稳住了局面,树立了威信。

可以说,无论谁来当这个县委书记,想在东洪顺畅施政,目前来看,绕过我这个“坐地虎”

几乎不可能。

实力,是硬道理。

这不是骄傲,是客观现实。

“焦杨同志啊,”

我换了个话题,语气带着几分推心置腹,“谁来当书记,那是组织考虑的大局,我们管不了,也影响不了。

但咱们得为东洪的稳定和展负责。

现在几个主持工作的同志,像马关乡的林小松、工业区的齐晓婷、二官屯的潘保年,还有像李亚男这样在一线拼命的年轻干部啊,他们在关键岗位上顶住了压力,做出了成绩。

如果新书记来了,人事冻结期一过,咱们不把他们的位置给落实了,既对不起这些同志付出的心血,也寒了基层干部的心,更不利于工作衔接。

我的想法是,解冻令一下,组织部要尽快拿出方案,把该调整的岗位调整到位。

时间不等人啊。”

焦杨神情专注,连连点头:“县长,您的考虑非常周全。

这点您放心,组织部一直在做前期准备,干部情况都梳理得比较清楚。

只要市里正式宣布人事解冻,我们立刻启动程序,特事特办,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考察、上会、任命流程,确保不影响工作大局,也让大家安心。”

我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已接近十二点。

“嗯,你心里有数就好。

时间不早了,该吃午饭了。

下午你还得赶回市里?”

“对,县长,”

焦杨也看了下表,“三学活动进入收尾总结阶段了,于书记要求很高,要求各指导组不仅要提交活动总结,更要提炼出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形成常态化机制。

协调组那边任务很重,大家都在加班加点。

另外……”

她顿了顿,“晚上三学办综合指导组组长周海英同志做东,邀请大家聚一聚,说是还要邀请市领导,算是活动结束前的告别宴吧。”

周海英请客?这倒不意外。

此人在东原经营多年,长袖善舞,这种场合正是他编织关系网的好时机。

我嘱咐道:“周海英这个人啊,场面上的功夫很深,酒量也好。

你是女同志,又是关键时候,席间多留个心眼,多吃菜,少碰酒,保护好自己。”

焦杨淡然一笑,带着几分笃定:“谢谢县长关心。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一般场合我是不端杯子的。”

下午,市委八楼会议室。

市委组织部长李学武亲自主持三学活动周总结推进会。

各个指导组组长、副组长及核心骨干济济一堂,气氛严肃而高效。

各组逐一汇报近期工作进展和活动收尾情况。

李学武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插话询问细节,尤其关注那些反映“学用结合”

推动实际工作的具体事例。

轮到周海英汇报时,他重点谈了指导组如何“帮助企业深化认识,解决展中的思想桎梏”

,话语间透着一股运筹帷幄的自信。

待所有组汇报完毕,李学武放下手中的笔,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同志们啊,刚才大家都做了很好的汇报,总结全面,问题也看得准。

三学活动是伟正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把手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啊。

现在,活动已进入最后的攻坚收尾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