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于伟正再谈用人焦部长落棋东洪(1 / 6)

加入书签

在市委书记于伟正的办公室里,贾彬没有想到,市委书记于伟正在对待林雪的问题上是如此的坦诚和直接。

贾彬又说道:“书记,这个同志现在是在市委秘书二科跟班学习。”

于伟正听到是秘书二科,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问道:“秘书二科?是瑞凤同志的那个科?”

贾彬点头说道:“对,秘书二科主要是服务瑞凤市长。

林雪同志刚刚到秘书二科报到两天,还没来得及向瑞凤市长正式汇报工作。”

于伟正淡然一笑:“这说明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光嘛。

瑞凤同志那边就相当于已经替我们把了一道关。

这样的同志,我相信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是过硬的。”

他之前确实有些担心于伟正会对平安县出来的干部心存芥蒂。

于伟正似乎看出了贾彬心中残存的些许顾虑,直接说道:“贾彬啊,你不要把我想象成那种搞门户之见、甚至打击报复的领导嘛。

我是东原的市委书记,胸襟要是连一个普通干部都容不下,还怎么容得下东原近千万的群众?我之所以点出平安县干部比例过高的问题,绝不是否定平安县干部的成绩和能力,而是从全市干部队伍结构均衡、调动各个县区积极性的全局来考量。

这是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是讲政治、顾大局。

我们做事,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

我是抓组织的书记,管干部的干部,第一条就是要心胸开阔,五湖四海嘛。”

贾彬说道:“书记您说的是!”

“整个东原啊,没有任何一个踏实干事、清清白白的干部是我于伟正容不下的。

提拔使用一个平安县出身、表现优秀的普通干部做我的秘书,这很正常,重要的是她符合岗位要求,能胜任工作,将来我们能配合默契。

除此之外,我个人没有任何其他的附加条件。”

于伟正说完,稍作停顿,目光平和却极具分量地看向贾彬:“怎么,贾彬同志,你还认为我于伟正容不下一个平安县的普通干部吗?”

贾彬连忙说道:“书记,您言重了!

是我之前思想不够开阔,对您的胸怀格局理解不够透彻。”

于伟正脸上并无愠色,只是语气更为深沉:“我们党最重要的就是有容人之量,有聚才之智啊。”

贾彬听到这里,心里才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先前对领导意图的揣测确实狭隘了。

领导着眼的是整个东原干部队伍的“一盘棋”

,是要打破可能存在的无形壁垒,激整体活力,而绝非简单的派系之争或个人好恶。

于伟正调整了一下坐姿,将一份文件递给了贾彬:“这是我近期对东原展的一些思考,初步提炼成了‘三化三基’的构想。

说白了,就是希望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业规模化、商贸市场化这‘三化’,最终把我们东原建设成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工业基地、以及辐射周边的商贸物流基地。

这‘三基’就是我们的目标。”

贾彬接过材料,认真地翻阅起来,越看神色越是专注,不时点头。

看完后,他由衷地说道:“书记,没想到您对经济工作,特别是工农业和商贸的协同展,思考得这么深、这么系统!

这个构想站位很高,又紧密结合了我们东原的实际。”

于伟正摆摆手,语气务实:“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抛砖引玉嘛。

重点不是听你表扬我,是想听听你这位老组工、笔杆子的意见。

你觉得这里面还有什么值得推敲、需要完善的地方?畅所欲言。”

贾彬是组织系统出来的,文字功底深厚,逻辑性极强。

他仔细斟酌了一下,说道:“书记,这个构想确实是从全局高度谋划东原未来的好路子。

如果非要让我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我觉得在概念的表述逻辑上,或许还可以更精准一些。”

“哦?具体说说。”

于伟正身体微微前倾,显得很感兴趣。

贾彬指着材料说:“书记,您看,‘三基’——三大基地,这应该是我们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结果导向。

而‘三化’——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这更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方法和过程。

按照通常的表述习惯,是否将‘三化’放在前面,称之为‘三化三基’,这样逻辑层次更清晰,也更能突出‘以化促基’、‘化基结合’的动态过程和工作着力点?”

于伟正听完,脸上露出颇为满意的神色:“嗯,很好!

这个意见非常中肯,切中要害!

确实是这样,‘三化’是手段、是过程,‘三基’是目的、是结果。

这样一调整,逻辑关系立刻就顺了,也更科学了。

这一点是我之前没考虑周全。”

他拿起笔在材料上做了个标记,继续说道:“当然,这目前还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初步设想。

具体怎么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