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田嘉明送礼市局向建民直面矛盾(1 / 6)

加入书签

市委小会议室里,空气凝重。

市长张庆合手里那份由市纪委提交的《关于东原市系列案件涉案人员处理意见的报告》,翻了翻足有四十多页,这报告沉甸甸地压在他的掌心,也压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头。

报告页,就是长长一串名单,前后数了数,有八十多个名字,这份报告,记录着东原官场这场大地震的惨烈。

排名位的是李泰峰。

这位曾经的东洪县委书记,如今的市人大副主任,名字后面跟着的结论触目惊心:建议免去其市人大副主任职务,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李泰峰作为市大大副主任,但长期在东洪担任县委书记,省纪委也委托市纪委调查,但处理意见只能是建议,张庆合的目光在那个“移交司法”

的字眼上停留片刻,心中暗叹。

李泰峰此人,糊涂是真糊涂,在任时被人忽悠得团团转,工作搞得一团糟,给东洪留下个烂摊子。

但要说他个人贪污受贿,大肆敛财,还真没查到确凿证据。

以往对这种“庸官”

,顶多是免职、降级,批评教育了事。

可这次不同了。

于伟正书记的态度异常坚决,认为李泰峰的严重失职渎职,造成的损失和恶劣影响,其性质之恶劣,危害之巨大,已远一般的工作失误,必须依法追究其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这等于给李泰峰的政治生涯判了“死刑”

,移交司法的背后,就是说明李泰峰下一步甚至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张庆合端起茶杯,借着氤氲的热气,目光扫过坐在主位的市委书记于伟正。

于伟正做完总体指示之后,给会议定调之后,又开始抓细节,此刻正听着市纪委书记林华西的汇报,神情专注而平静,看不出太多波澜。

但张庆合深知,这份平静之下,是这位新任市委书记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铁腕。

当林华西汇报到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丁刚的处理意见时,张庆合心中微微一动。

他原以为,以丁刚在曹河县案中干预办案、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的行为,调离公安系统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报告上的建议却出乎他的意料:给予丁刚撤销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职务处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但保留其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职务,不再担任局领导职务,具体分工由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

这意味着,丁刚虽然被撸掉了常务副局长的实权帽子,挨了党内重处分,人却依然留在了市公安局的核心圈子里——党委委员的身份,让他名义上还是局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

这个处理,比预想的要轻得多,也微妙得多。

张庆合想起昨晚在岳峰副省长家,偶然瞥见东海政法委书记周朝政与于伟正低声交谈时,似乎提到了丁刚的名字。

看来,丁刚背后的能量,或者说他背后人脉的运作,最终还是起了作用。

于伟正书记显然是在原则和现实之间,做了一个平衡。

既体现了纪律的严肃性,给了处分,又留有余地,没有一棍子打死。

这种处理方式,在讲究人情世故的官场,有时比直接调离更能让人接受,也更能“团结”

一部分人。

“同志们,”

于伟正的声音打断了张庆合的思绪,他放下报告,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纪委的初步报告,大家都在仔细看看,都提一些建议。

我再啰嗦几句,李泰峰的问题,性质极其严重!

作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昏聩无能,失职渎职,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这不是简单的‘糊涂’二字就能搪塞过去的!

他的行为,严重触犯了党纪国法!

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我看啊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东洪百万群众负责!

更是向全市干部表明一个态度:在其位不谋其政,甚至乱作为、胡作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无论涉及到谁,无论过去有什么‘苦劳’,都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

他的声音不高,但大家听得都极为认真,会议室里只有他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回荡:

“关于丁刚同志的问题,”

于伟正话锋一转,语气依旧严肃,“他的错误同样是严重的!

工作上越权限,实际上是政治上明不明白的问题,干预基层办案,破坏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咱们公安队伍的严肃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撤销常务副局长职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是必须的!

这是组织对他的警醒和惩戒!

希望丁刚同志能深刻反省,汲取教训。

保留党委委员职务,是考虑到他长期在公安战线工作,也是给他一个改正错误、重新出的机会。

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要求!

市公安局党委要加强对他的教育管理,明确其职责分工,确保其行为规范,绝不允许再出现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