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于伟正开会定调丁局长慌不择路(2 / 6)

加入书签

华西推了推眼镜:“于书记,各位领导,纪委主要负责涉案干部违纪问题的核查处理。

曹河县系列案件已全部办结,处理结果已经市委常委会确认:一名县委常委被移送司法,两名副县级干部被免职,四名科级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六十二名科级及以下干部退还了不当所得或作出深刻检查。

这些处理都是严格依据调查事实和党纪法规作出的。”

于伟正放下笔:“钟毅同志主持市委工作时作出的处理决定,本届市委全部认账。

现在还有哪些‘尾巴’没处理完?重点说说这些。”

林华西翻了一页材料:“目前主要的‘尾巴’,就是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丁刚同志的处理问题。

丁刚同志目前处于停职状态,纪委对其问题的核查已基本结束。”

“停职状态?”

于伟正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没有形成最终处理意见,是事实没查清,还是其他原因?”

林华西斟酌着措辞:“于书记,情况基本查清了。

主要问题是,丁刚同志在分管领域之外,干预了曹河县公安局对涉案人员黄贵父母的调查询问工作。

虽然现有证据链条,无法直接证明黄贵父母和妻子的自杀与丁刚同志的干预行为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也没有证据表明丁刚同志或曹河县公安局对两位老人实施了刑讯逼供。

但李显平同志在举报材料中,以及部分干部群众议论中,都将黄贵父母的死归因于丁刚同志施加的压力。

考虑到事件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影响非常恶劣,丁刚同志作为上级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如何处理,尺度上需要慎重把握。”

于伟正听得很专注,等林华西说完,他缓缓开口:“华西同志,工作要讲究效率,更要讲究原则。

有确凿证据证明其违法违纪,必须严惩不贷;证据不足的,该补充调查就补充调查。

但调查清楚之后,如果依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丁刚同志与当事人的死亡有直接关系,或者证明他授意了刑讯逼供,那我们就必须拿出明确的态度。

对同志负责,就是对组织负责。

一个干部长时间处于停职状态,悬而不决,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也影响队伍稳定和工作开展。

纪委的工作效率要进一步提高,尽快拿出一个经得起检验的处理意见。”

林华西立刻应道:“是,于书记。

会后我们纪委常委会立即研究,争取尽快拿出初步意见报市委。”

于伟正环视会场:“还有其他急需处理的问题吗?”

众人纷纷表示主要情况已汇报完毕。

王瑞凤接过于伟正的目光,说道:“于书记,基本情况就是这些。

前期在俞处长的指导下啊,我们坚持‘从严从重从快’原则,处理了一批,震慑了一批,效果正在显现。”

张庆合也适时补充:“这次系列案件啊,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给东原形象和干部队伍造成了严重损害。

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就是不回避矛盾,坚决查到底。

目前看,阶段性成果是明显的。

对于个别尚未完全结案或处理意见待定的,相关部门要抓紧时间,依法依规,尽快完成扫尾工作,彻底划上句号。”

于伟正认真听完张庆合的话,目光转向俞淑清,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淑清处长,你是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咱们东原坐镇督导的,情况最熟悉。

请你给大家做指示。”

俞淑清谦逊地笑了笑:“于书记,指示谈不上。

我主要是协助和见证。

正如各位领导刚才汇报的,东原市委市政府对这次整治工作高度重视,态度坚决,措施有力。

东原的情况确实非常复杂,矛盾交织,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金额巨大。

但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的领导下,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对所有涉案人员的处理都严格依法依规,体现了决心,也为下一步展扫清了障碍。

省委督查室对东原的工作是充分认可的。”

“好!”

于伟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能得到淑清处长的认可,说明我们的工作方向是对的,措施是实的。

同志们,”

他收敛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而富有力量,“我在最后强调四点意见,也是下一步工作的总要求:

第一啊,我看站位要拔高。

东原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根源在于政治建设出现了偏差,理想信念生了动摇。

个别干部忘记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把权力当成了谋私的工具。

这是政治立场不坚定的集中体现。

大家要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始终把讲政治摆在位。

什么是讲政治?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

要从巩固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