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唐瑞林心有顿悟周海英提供干股(1 / 6)
周海英听到自家父亲周鸿基说了一句“滚”
,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
从小到大,周鸿基在他印象里一直是温和儒雅的形象,说话沉稳,带着领导特有的分寸感,从未有过疾言厉色,更别提这种近乎粗暴的字眼。
这句“滚”
像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抽在他脸上,火辣辣的,带着一种被彻底剥去体面的羞辱感。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短暂的空白之后,才猛地意识到父亲是真的动怒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震怒。
他不敢再多停留一秒,几乎是本能地转身,动作有些僵硬地钻进了那辆黑色皇冠轿车里,对商晨光急促地吩咐道:“去省委招待所!”
车子平稳地驶离省委家属院,车内的气氛却异常沉闷,仿佛凝固了一般。
市委副书记唐瑞林闭着眼睛,身体深深陷在宽大舒适的后座里,头微微后仰,靠在头枕上。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或者说,是一种放弃了一切表情的空白,透着一股大势已去、心灰意冷的疲惫和颓丧。
周海英坐在旁边,目光扫过唐瑞林灰败的脸色,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他知道,刚才父亲那句毫不留情的“滚”
,唐瑞林离得不远,大概率是听到了。
退一步讲,就算没听到,那也已经无关紧要了——省委常委会已经开过,文件已经下,人事任免的决定如同板上钉钉,再无转圜的余地。
唐瑞林的政治生涯,在东原的核心舞台上,已经画上了句号。
车内只有引擎低沉的轰鸣声。
周海英觉得应该说点什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也试图缓解一下自己内心的尴尬。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轻松,却又难掩其中的干涩:“唐书记,您看这事闹的……今天您没挨批,反倒是我结结实实挨了顿骂。”
唐瑞林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没有焦距地落在车顶棚上,眼神空洞而疲惫。
他在官场沉浮多年,长期在周鸿基身边担任秘书长,对这位老领导的脾气秉性、行事风格,了解得如同自己的掌纹。
他太清楚周鸿基了。
周鸿基骂谁,往往意味着还拿谁当自己人,还愿意管教你、敲打你,说明你在他心里还有位置,还有价值;周鸿基不骂谁,客客气气,那才是真正的心冷了,放弃了,意味着你在他心中已经出局,连批评都懒得费口舌。
今天周鸿基对自己全程几乎无视,连一句重话都没有,却对亲生儿子周海英雷霆震怒,这其中的亲疏远近、信任与失望,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唐瑞林嘴角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丝极其苦涩的自嘲,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苍凉:“海英啊,我今天来,就是想来找骂的啊。”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车顶,望向虚无,“可我这找骂的没挨着骂,你这不想挨骂的,倒替我把这顿骂挨了。”
周海英心思剔透,立刻明白了唐瑞林话里的深意。
他心头微微一震,随即顺着话头,试图宽慰道:“唐书记,事情也没您想的那么悲观嘛。
您看,您还是咱们东原市四大班子的一把手,政协主席。
我看新闻上的排名,市委副书记还排在政协主席后面呢。”
周海英在体制多年,自然是了解其中的门道,也是试图用表面的排序来给唐瑞林一丝安慰。
唐瑞林摆了摆手,动作幅度不大,却带着一种彻底的无力感和放弃。
他不再看周海英,目光转向车窗外流光溢彩的省城夜景。
主干道上彩灯高挂,霓虹闪烁,比东原繁华阔绰许多。
远处不时有烟花升空,在漆黑的夜幕中炸开一团短暂而绚烂的光华,随即只留下一声沉闷的“砰”
响和消散的烟雾,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看着远处不时有一颗烟花升空,不久后就听到了一声竹响,烟花落幕……”
唐瑞林喃喃自语,眼神迷离,仿佛在烟花明灭间看到了自己仕途的起落,“事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已落……算了,可以了。
我呀,就直接回招待所休息吧。”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厌倦,对眼前的热闹繁华再无半点兴致。
周海英看着唐瑞林这副心灰意懒的模样,自己也无心欣赏这无人陪伴的热闹夜景,便对司机吩咐道:“晨光,还是直接回省委招待所。”
省委招待所离省委家属院和省委都不远,车子很快抵达。
商晨光对这里很熟络,之前几次送周海英回家,周海英有时会在这里开个房间休息。
手续很快办妥。
周海英很周到地要了一壶热水,拿着暖水瓶跟在唐瑞林后面,来到房间门口。
唐瑞林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周海英站在门口,恭敬地说道:“唐书记,我进去给您泡杯茶吧?”
唐瑞林接过暖水瓶,脸上挤出一丝疲惫的笑容,声音带着明显的倦意:“哎呀,算了吧。
今天……确实是有点累了,晚上就不喝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