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王瑞凤坦诚相告胡延坤浑水摸鱼(1 / 3)

加入书签

县委大院门口,夕阳熔金,将红色的院墙染上一层暖橘。

两辆汽车安静地等候,引擎低沉的轰鸣仿佛也融入了这黄昏的静谧。

王瑞凤市长站在她那辆黑色皇冠旁,米色风衣在晚风中轻摆,与前来送行的东洪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一一握手道别。

场面庄重而有序。

我作为县长,自然走在王瑞凤身侧略前半步引路。

刘英、刘进京、刘志坤、曹伟兵、焦杨等人默契地落后几步,低声与陪同王瑞凤下来的市府副秘书长以及瑞凤市长的秘书聊着什么,气氛看似融洽,但细看之下,刘英的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刘进京的眼神则略显深沉。

“朝阳啊,”

王瑞凤的声音不高,恰好只有我能听见,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疲惫,“东洪这盘棋,你走得险,但也走得活。

今天这一趟,市委啊算是把底牌给东洪上下都亮明白了。”

她目光扫过远处正与市府副秘书长谈笑的刘英,话锋一转,语气更加低沉,“不过,县委书记这个位置,现在可是真正的烫手山芋,盯着的人多啊,市委现在还在斟酌。”

我心头一紧,这正是我最关心的。

刘英若能顺利接班,以他今日在会上的表现和“四大班子分包到人”

的担当,无疑是维持东洪当前微妙平衡、助力推进改革的最佳人选,况且英县长年龄到了,干满一届功德圆满,再加上刘英的性格比较包容,自然是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工作……。

但王进主任在座谈会上的那番“请老神仙回来”

的言,虽被瑞凤市长雷霆压下,确也是暴露出对县委书记这个位置,东洪县已是暗流涌动。

本土势力是否会因此更加抱团?刘英若上不去,是否会心生怨怼,转而与胡延坤抱团取暖?

“市长,”

我斟酌着措辞,声音压得极低,“英同志今天在石油公司和座谈会上的表现,您也看到了。

稳定压倒一切,东洪现在离不开熟悉情况、能压住阵脚的本土力量。

特别是英同志、进京同志他们,对稳住这些本土元老,作用很大。

如果……”

我顿了顿,试探着看向王瑞凤的侧脸,“如果不是英同志,东洪这好不容易稳住的局面,恐怕又要横生枝节。

本土干部的心思,您是知道的。”

王瑞凤的脚步微微一顿,夕阳的余晖勾勒出她轮廓分明的下颌线。

她目视前方,声音平静无波,却字字如针:“钟书记调任省里的消息,基本定了。”

这消息我不陌生,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

钟书记,对我有知遇之恩,更是市委支持我的最坚定后台!

他这一走,东洪乃至东原的权力格局都将生巨变!

她接着说道,语气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钟书记在的时候,倾向于让刘英平稳过渡,维持东洪班子‘老少配’的格局,市委班子也有这个考虑。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石油公司划转这场硬仗,暴露的问题太多,牵扯的人太深。

省里、市里对东洪本土干部的整体‘成色’,都要重新评估。

刘英这个人,圆滑世故有余,关键时刻的担当和魄力,我看还是欠点火候。

今天王进才跳出来,未必没有他在后面默许,想试探市委的风向。

让他当县委书记,市委担心他压不住场子,也担心他成为新本土势力的‘保护伞’。”

我的心沉了下去。

市委领导的水平和高度在这一刻展露无遗,看问题总能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瑞凤市长的话印证了我最深的忧虑。

刘英的“稳妥”

,在风平浪静时是优点,但在东洪这破而后立的关键节点,却可能成为掣肘。

而且,王进才的言……细思极恐,难道真是有人授意,想借“请老神仙”

的名义,为本土势力争取更大的缓冲空间?

“那……市里的考虑是?”

我忍不住追问,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还在反复酝酿,争论很大啊。”

王瑞凤微微摇头,目光深远,“省里空降、兄弟县区平调、或者在本市其他副职中选拔?”

说完之后,瑞风市长意味深长的看向我:“包括你在内啊,我看都有可能。

市委嘛,需要权衡的太多:改革的锐气、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与你的配合度、对本土势力的平衡……东洪现在就是个火炉,坐上去的人,既要有本事把火烧旺,又得保证不把自己烤糊,更不能让火烧到外面去。

难啊。”

她轻叹一声,随即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冷峭,“不过,那些想靠‘老资历’、‘老关系’再上去占位置的,市委心里有本账。

只是,现在我有唯一一个担心,就是钟书记走的突然,市委突然冻结干部,新来的领导,又有新的思路和考量。”

我默然点头。

东洪县委书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