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李显平表露心机杨伯君遭遇威胁(1 / 7)

加入书签

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子,敲打着县长办公室的窗棂。

炉火燃得正旺,出轻微的噼啪声,却驱不散室内沉凝的气氛。

我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县政府办连夜起草的《关于东洪县当前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的专报》。

韩俊转身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放在我手边,红茶红茶在白瓷杯里舒展成暗红的绸缎。

韩主任低声提醒:“县长,专报初稿按您昨天的指示梳理好了,重点突出了‘四个刻不容缓’和石油公司‘稳定划转、稳妥清退’两个稳妥方案。”

我点点头,端起茶杯的手指顿了顿,杯壁的温度烫得人指尖麻,便又放下茶杯拿起专报。

文字凝练,条理清晰,将石油公司职工分类安置、财政兜底支持、事后追责机制以及源头治理措施都写得明明白白,特别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的核心思路阐述得很到位。

看着上面的情况,几次都想和张叔打几个电话,倾诉心肠,争取支持。

但晓阳也是一再劝我,争取支持和解决麻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委钟书记要的绝对不是有困难就上交的干部,而是要一个能啃硬骨头的县长。

我清楚,这些专报和简报就是向市委市政府展示东洪班子面对复杂局面、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关键材料。

我在几处措辞上做了细微修改,将“刻不容缓”

的紧迫感与“稳妥推进”

的审慎性结合得更加严密,又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前加上了“在确保划转平稳和‘两会’顺利的前提下”

的限定,给后续操作留出必要的缓冲空间。

“嗯,可以了,就这样报市委市政府,抄送市政法委。”

我将修改好的专报递还给韩俊,随即问道,“韩主任,公安局的材料呢?金勇同志那边还没动静?”

韩俊面露难色:“还没送过来。

刚才打电话催问过,万局长说田书记坚持要再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确保滴水不漏,可能还要再等等。”

我眉头微蹙。

田嘉明的刚硬和对细节的执着是柄双刃剑。

材料扎实固然好,但时间不等人。

孙海龙把人带走已经一天一夜,拖得越久,变数越大,局里人心浮动,市里的误会也可能加深。

“再催!

告诉嘉明同志和金勇同志,中午之前,材料必须放到我桌上!”

我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转念一想,田嘉明那份宁折不弯的劲头,写出来的东西只怕火药味十足,字里行间都是对孙海龙“程序不当”

的控诉和对“暴力抗法”

的强调。

这样的东西,递上去固然解气,但无异于火上浇油,和市政法委硬碰硬地打擂。

打赢了又如何?上级权威受损,日后工作寸步难行;打输了,更是万劫不复。

就算是打赢了也是输了。

只是如今这个道理,田嘉明此刻未必能完全体会。

我心里暗道:“不行,必须软处理。

硬顶是下策。

冤家宜解不宜结,还是要去市政法委,找李显平书记汇报工作。”

“等等,”

我叫住他,补充道,“韩主任啊,这样,你先去了解一下,李显平书记也是咱们东洪人,最近……有什么特别的喜好?或者,他爱人喜欢什么?咱们东洪虽然穷,但家乡的土特产总还有几样拿得出手。

准备些,不用多贵重,重在心意,显得我们尊重领导,也懂礼数。

联络感情嘛。”

韩俊心领神会:“明白,县长。

我这就去打听一下,准备些咱们东洪山里的香油、新出的红薯粉,应该拿得出手。

对了,听说李书记喜欢书法?要不要……”

“不必了,”

我摆摆手,“太刻意了反而不好。

就带些特产,朴实点。

多准备几份,准备妥当后待命吧。”

韩俊作为办公室主任,这些迎来送往,人情往来倒是不用我操心。

我心里暗道,还是先给李书记打个电话,约一下时间,最好能一起吃个晚饭,显得更正式些。

上午十点整。

办公室内炉火正红,电话机安静地躺在桌上。

我处理完了桌子上的文件,又听了刘志坤、马立新关于第一次民办教师考试的成绩汇报才闲了下来,找到机要通讯录,拿起电话,拨通了市政法委书记李显平的专线。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是李显平熟悉而沉稳的声音:“喂,我是李显平。”

“李书记您好,打扰您了,我是东洪的李朝阳。”

我的语气带着下级应有的恭敬和热忱。

“哦,朝阳同志啊,有什么事?”

李显平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李书记,是这样。

关于我们县石油公司划转和编人员清退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