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廖文波证据在手李显平心有不满(1 / 6)
在胡玉生宽敞的办公室里,真皮沙上坐着沈鹏。
他指间夹着半支烟,目光突然被窗外闪过的一抹警蓝色吸引。
当看到那辆喷涂着“公安”
字样的警车径直驶入公司大院时,他瞳孔微缩,心中涌起强烈的诧异——就算是曹河县公安的案子牵涉到东洪县,这反应度也快得不合常理。
他眼神里交织着疑惑与警惕,而身旁的胡玉生早已“噌”
地一下从真皮座椅上站起来,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伸长脖子凑到窗户边,鼻尖几乎碰到玻璃,试探性地朝窗外望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是谁啊?怎么一大早就风风火火地到咱们公司来了?”
说话间,警车在办公楼前稳稳停住,车门“吱呀”
一声被推开,三四个穿着警服的身影陆续走下车。
沈鹏眯起眼睛仔细辨认,随即眉头稍展,带着几分释然说道:“哦,是廖文波啊,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不之客’呢。”
对于刑警大队长廖文波,在座的三人都算得上老相识。
县石油公司的储油罐区和输油管道如同一块磁石,屡屡吸引着蟊贼的目光,每次石油被盗都是惊动全县的刑事案件。
廖文波作为专案组组长,曾带着队员在储油罐旁蹲守过无数个通宵,开展过十余次专项打击行动,光是在胡玉生办公室召开的案情分析会就不下五次。
看到来的是刑警大队的“老熟人”
,三个人紧绷的神经都松缓下来——毕竟和廖文波一起在“石油餐馆”
吃过饭、碰过杯,算是能坐在一张桌子上说话的关系。
只见廖文波将黑色腰包夹在腋下,步伐沉稳地带着三四名公安,穿过公司大堂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朝着办公大楼的走来。
沈鹏跷着二郎腿,手指轻弹烟灰,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哎,老同学,难不成你们家的‘金疙瘩’又被偷了?”
胡玉生闻言立刻摆手,语气笃定:“不对吧,我这几天天天盯着生产调度报表,没听说库区那边有什么动静。”
说完,他猛地转头,目光如炬般射向坐在沙另一端的吕振山。
吕振山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尴尬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混合着无奈与无辜的笑容:“胡老板,你可不能这么看我啊!
我是管工会的,负责职工福利和文体活动,生产调度那块儿归王副经理管,我是真不清楚啊!”
胡玉生浓眉紧锁,略一沉吟,随即抓起桌上的红色按键电话,拨通了生产副经理的内线。
听筒里传来对方清晰的否定答复后,他放下电话,语气带着困惑:“看来不是石油被盗的事儿。”
紧接着,他抬头看向已经将腿放下、身体前倾的沈鹏,试探性地问道:“老同学,你可是县委派来的帮扶组组长,这事儿你难道没收到风声?”
沈鹏自嘲地笑了笑,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击:“我知道个啥哟!
我现在早就不是公安局长了,局里的小年轻们哪儿还会向我这个‘退休老干部’汇报。
不过既然是文波来了,估计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多半是……”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老同学啊,怕是又想找你们公司批点‘特供’汽油吧。”
东洪县作为产油大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县里的各级党政机关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
——定期从石油公司领取印有编号的月票,凭票就能在指定加油站免费加油。
这看似便利的安排,实则是东洪县为了缩减行政单位燃油经费而出台的政策性措施,只不过在执行过程中,渐渐变了味儿。
胡玉生听完沈鹏的话,烦躁地摆了摆手:“不管了不管了,只要不是冲着咱们公司‘麻烦’来的,批给谁不是批!
我就当没听见这事儿。”
话音刚落,三人又将话题转到了曹河县最近的人事变动上。
然而一支烟还没抽到一半,办公室的木门就传来“咚咚咚”
的敲门声,节奏急促,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
沈鹏不耐烦地将脚从茶几上挪下来,用下巴示意胡玉生,胡玉生便压低声音喊了句:“进来!”
推门而入的不是别人,正是县政府督查室主任杨伯君。
他身着笔挺的西装,梳着油头。
如今的杨伯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跑腿的科员,不仅解决了副科级待遇,还坐上了督查室主任的位置,眉宇间透着领导干部特有的沉稳,按照东洪县惯例,领导干部的提拔使用,一般是先下基层。
他一进门就夸张地咋舌:“正好,三位领导都在办公室!”
胡玉生对杨伯君带着三分敬意,倒不是杨伯君的副科级位置,而是只要和杨伯君搞好了关系,大家相安无事等着交接,就各安其好了。
胡玉生堆起满脸笑容,主动上前了支烟,语气带着几分讨好:“杨主任,有什么重要指示啊?快请坐请坐!”
反观沈鹏则显得冷淡许多,他依旧靠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