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吕连群再献殷勤唐瑞林现场表态(2 / 4)
,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一般。
他笑呵呵地与各位领导握手,声音爽朗地说道:“同志们,今天中午我做东,在县委招待所请大家吃顿饭,这是私人请客,朝阳书记批准一下吧。”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试图打破这略显沉重的气氛。
李泰峰此举自然有着与大家告别的意味,这个时候我也知道不能不近人情,便马上说道:“泰峰书记,东洪县这边听你安排。”
李泰峰笑着说道:“哎!
朝阳同志,你没看文件吗?文件上写得清清楚楚,文件上的落款可是写的昨天啊,也就是说从昨天起,东洪一切党政事务都由你说了算呀。”
“泰峰书记,你只是停职,又不是免职,你以个人名义请客,也不需要经过谁批准吧。”
刘英笑着说道。
李泰峰马上回应:“那好,今天中午就在县委招待所,我来做东,感谢大家这些年,对我的包容和照顾啊。”
一众领导都围拢在县委书记李泰峰身边,个别同志的眼圈都快红了。
我知道这很正常,泰峰书记毕竟在东洪县工作了一辈子,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自然与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就算李泰峰书记在修桥的事情上犯了错误,但也不能否认他在推动东洪县经济社会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人都是复杂的,好的不彻底,坏的不纯粹,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并不能因为李泰峰书记被停了职,就全面否定他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中午时分,县委招待所的大厅里,热闹非凡。
四桌宴席整齐地摆放着,桌上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散着诱人的香气。
平日里热闹的氛围,今天依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临近中午的时候,吕连群小心翼翼地拿着几瓶瓶装老酒,标签都已经褪色,纸张边缘也有些破损,显然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洗礼。
他主动来到了县委常委这一桌,脸上带着恭敬又有些兴奋的神情,说道:“泰峰书记,这瓶酒是我珍藏了十多年的老酒,平时根本不舍得拿出来喝。
今天,我专程回了趟家里,把这几瓶酒拿出来,就想和您还有各位领导好好喝上几杯。”
李泰峰接过其中一瓶,仔细端详着。
酒身上布满了厚厚的灰尘,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酒盒子上还留着吕连群的几个指印。
李泰峰看了一下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哎呀,这不是咱们东洪县之前产的老烧酒吗?这酒应该在市面上已经绝迹了呀。
朝阳同志,咱们东洪县以前老作坊酿酒的本事,那可是一绝,都是人家老辈人几代传下来的独门秘方。
可惜,酿酒的老师傅还没把这技术传到下一代,就出了意外,这老烧酒的酿造技艺马上也就失传了。
以后啊,想喝上一口正宗的东洪老烧酒,可就难咯。”
李泰峰又抬头看向吕连群,半开玩笑地说道:“连群同志,看来我要离开东洪县,你很高兴啊,把珍藏的压箱底的老酒拿出来庆祝?”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让吕连群顿时觉得李泰峰的话太有针对性,脸“刷”
一下就红了,他慌乱地摆了摆手,结结巴巴地说道:“泰峰书记,我可不是那个意思。
关于您的工作,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破不立,涅盘重生嘛。
马克思讲过,随着事物的展,矛盾是有起伏的,呈波浪式的上升、螺旋式的前进。
这瓶老烧酒让我想起《盐铁论》里&039;治大国若烹小鲜&039;的古训,火候不到强开锅,必坏一锅好食材,就像我们东洪展需要文火慢炖的定力。
泰峰书记这些年正是守着&039;急不得、等不起&039;的辩证法则,才让盐碱滩变吨粮田。
这个时候,是时候让这瓶酒挥作用了。”
李泰峰显然已经不再相信吕连群说的话,他轻轻摇了摇头,转头看向旁边的常务副县长刘英,说道:“英啊,我看这两瓶酒今天不喝了,让咱们连群同志留给下一任书记来接风,岂不是更好?也算是给新来的领导一个惊喜。”
刘英并不知道两人之间生了什么事,只当是李泰峰要离开东洪县心有不甘,便附和说道:“泰峰同志,这酒既然已经拿来了,我看咱们该喝就喝嘛。
至于下一任县委书记,我看还是姓李。”
刘英从李泰峰的手中接过一瓶酒,随即用桌子上的一条旧毛巾将瓶身上擦了擦,慢慢拧开酒盖。
“砰”
的一声,一股浓郁的酒香味马上弥散开来,醇厚的香气瞬间充斥了整个房间。
看得出,这确实是存放多年的老酒。
刘英拿着杯子主动为李泰峰斟满一杯酒,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折射出柔和的光泽。
紧接着把酒交给曹伟兵,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伟兵县长,咱们这一桌劝酒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认真领会好泰峰书记的指示和朝阳县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啊。
让大家都喝好喝尽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