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朝阳正面回应黄桂迎来家信(1 / 5)
我马上示意道:“对,有什么,咱们就要说什么。”
这人道:我姓马,叫马刚,是咱们县政府的干部。
早些年,我在督查室当过科长,后来想着年轻人需要机会,就主动退了下来,成了一名二线干部。
我想说的是,咱县政府办公室这些年轻同志的晋升渠道实在太窄了。
按道理,县政府应该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可这近十年来,好多年轻干部一听说是来县政府办公室工作,都直摇头,根本不愿意来。
为啥呢?就因为在这儿,晋升的度太慢了,咱们不和县委部门比,就是和县直单位或者乡镇,都比不上。
这里面有些深层次的原因,我就不展开细说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县长啊,你年轻有为,这个年纪都已经坐到县长的位置了,前途不可限量。
但看看咱们县政府的大多数同志,都和我一样,辛辛苦苦干了十年,却连个晋升的苗头都看不到,最后啥激情都熬没了,往后看,又挡了年轻人的路,没办法,只能无奈地给年轻人让路。
再看看咱们现在的年轻同志,在县政府办公室里,最多也就做到科长,然后就只能退到二线,展基本就到头了。
这种格局要是一直不打破,咱们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积极性根本提不起来,还谈什么展,实在是看不到希望啊。”
我听完,马上转头看向旁边的刘英,只见刘英也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回想起昨天,我详细了解干部情况时,就察觉到了这一奇怪现象。
县政府的干部,工作年限普遍长得出奇,最长的都快十五年了,却还死死地卡在股级岗位上,连个副科待遇都没解决。
这怎么看都不正常,就像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活力。
之后,又陆续听了七八个同志言,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办公用品不够用、会议室预定难之类的。
我有点无奈,再次看向旁边的副县长刘英,语气带着一丝期待,问道:“英县长,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看?毕竟你分管这一块,应该有更深入的见解。”
刘英听到我的询问,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的笑容,微微低下头,然后又抬起头看着我说道:“朝阳县长,不瞒您说,我能力有限,本事一般。
这些问题,作为分管领导,我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可惭愧的是,一直想尽办法,却始终没能解决。
现在就盼着朝阳县长您能给出个明确态度,也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回应,解决大家的心头之患。”
我伸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好,同志们!
那接下来,我就大家提出的问题,先做个初步回应。
有些问题涉及到机制和体制方面,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得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后,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不过有些问题,咱们县政府还是有一定决策权的,当下就能拍板决定。
还有些问题,说实话,都没必要我这个县长事无巨细地去管,你们彭主任完全有能力处理,他对办公室的日常事务更熟悉。
我主要谈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住房问题。
这可是关乎大家切身利益的大事。
前段时间,我专门调研,现全县普遍缺房子,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住房条件都紧张得很。
除了县里的班子的领导,其他人的住宿条件都十分局促,拥挤得不行,是吧?”
会场下面的人纷纷点头,动作整齐划一,对我所说的这一点,大家都感同身受,十分认可。
我接着提高了音量,语气坚定地说道:“县政府先得把大家住的问题解决好。
咱们领导干部要是自己都居无定所,生活都不安稳,还谈什么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光靠喊口号,那是空谈,是虚无缥缈的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所以,我在这儿郑重地给大家表个态,马上启动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一定让大家住得安心。”
听到这话,大家先是一阵疑惑,底下顿时像炸开了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期待。
我抬起双手,在空中挥了挥,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继续说道:“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肩负着全县改革展攻坚的重任,是排头兵。
大家平日里工作那么辛苦,有艰苦的付出,就理应得到应有的回报。
实话说,我在临平县工作的时候,就干成了一件大事,就是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
临平县公安局家属院已经顺利建成交房了,大家都住得很满意。
所以,关于咱们现在面临的住房问题,完全可以借鉴经验,通过集资房的方式来解决。”
此话一出,大家顿时又议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
人群中,有个人声音比较大,满是担忧地说道:“集资房毕竟得大家自己掏钱啊,这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志来说,压力可不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