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怎么这么复杂(1 / 5)

加入书签

市政府临时负责人唐瑞林,踏入周鸿基布置简洁庄重的书房时,便敏锐地捕捉到老领导眼神里的不满与失望。

那目光,仿若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他内心的浮躁与冲动,饱含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当周鸿基的问题如重锤般砸来,唐瑞林顿感头皮麻,浑身像被定住了一般不自在。

他下意识地局促挪了挪身子,试图缓解内心的紧张,可脑子却瞬间像陷入了无尽的泥沼,一片混沌,愣是想不出一个字来回应。

唐瑞林憋了片刻才道:“领导啊,您还不了解我嘛,我这个人做事细致。

以前在东原地区,也勉强算是小有名气的‘笔杆子’,对政策的把握、政治理论的研究,那都是下过苦功夫的。”

唐瑞林强装镇定,赶忙开口说道,声音里却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回想起往昔,身为市委秘书长的唐瑞林,凭借一支笔在东原官场崭露头角。

在东原担任政策研究室科长的时候,他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字功底。

每次党代会、人代会上那些分量极重的报告,从初稿构思到最终定稿,皆是他亲自操刀。

唐瑞林也是熬过来的,撰写报告时,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桌上堆满了资料,烟灰缸里的烟头渐渐堆积如山。

他对每一个字句都精雕细琢,力求方针政策准确传达,他的文字水平和政治素养,在一次次的报告中得到充分彰显,赢得了广泛认可。

而且,长期担任市委秘书长的经历,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极为周到。

就拿给领导服务的琐碎小事来说,添茶倒水时,他能精准地把握茶壶嘴的朝向,既不冒犯领导,又能体现自己的用心;把手的摆放位置,也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失礼貌。

喝酒时,酒该倒多少,茶又该添多少,他都能根据场合和领导的喜好拿捏得稳稳当当。

周鸿基靠在书房那张略显陈旧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藤椅上,微微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讲:“瑞林啊,我安排你到市政府工作,这背后的深意你可得明白啊。

市政府工作很繁杂,涉及社会治理、经济展、工业推进等诸多领域,是锻炼人的平台啊。

我本期望你在常务副市长这个位置上,踏踏实实干满一届,四五年的时间,在实践中积累些经验。

等齐永林同志工作调整之后,那时你各方面条件成熟,出任市长便能得心应手。

可如今,齐永林同志这个情况,彻底打乱了原本的计划啊。

瑞林啊,你一定要记住,厚积才能薄。

时机不成熟就被推上高位,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坐针毡,只会让你举步维艰啊。”

周鸿基说这些话时,目光深邃而坚定,透着对唐瑞林的殷切期望和对局势的清晰洞察。

他心里对唐瑞林的情况了如指掌,唐瑞林长期在党群口工作,在文字工作和党务工作上确实表现出色,撰写各类文件、组织党内活动、领导服务保障都驾轻就熟。

但市长这个职位,所需能力远不止于此,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治理经验,能妥善处理各种民生问题;要有敏锐的经济头脑,精准把握经济展趋势,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政治素养更是要过硬,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

而唐瑞林目前在经济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经验短板,再加上有些华而不实,是他正式成为东原市长职位的巨大阻碍。

唐瑞林认真聆听着周鸿基的每一句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领导啊,今天来真是受教了。

虚怀若谷、静水流深、厚积薄、天道酬勤,老一辈用这些简单的成语,就把深奥的道理讲透了。

我一定铭记于心,努力提升自己啊。”

唐瑞林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诚恳与愧疚。

周鸿基看着唐瑞林,目光中既有严厉,又有一丝期待,接着说:“瑞林同志,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道鸿沟啊。

光知道道理没用,关键是要付诸行动。

说实在的,我实在想不通,就因为听了个毫无根据的小道消息,你就大老远从东原跑到省城来了,是不是还有别的隐情瞒着我?”

周鸿基的眼神紧紧盯着唐瑞林,试图看穿他的内心。

唐瑞林在周鸿基那锐利目光的注视下,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

他深知在周鸿基这样的领导面前,任何隐瞒都是徒劳,于是老老实实说道:“领导,是这么回事。

我听到两个消息,一是说张庆合要当市长,二是说赵道方书记在下一盘大棋,张庆合两年后退休,王瑞凤到时候接班。

这样的话,东原未来两届的市长惹怒选,就已经定了。

在加上昨天晚上接待东宁市的党政考察团,多喝了几杯,脑子一热,就跑来了。”

唐瑞林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周鸿基的表情,心里满是忐忑。

周鸿基听完,原本平静的脸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啪”

地一声重重拍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都跟着晃动了几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