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小李局长我很熟悉(1 / 6)
第752章小李局长我很熟悉
齐永林缓缓放下听筒,手指不自觉地在电话旁轻轻敲击,他微微仰头,靠向椅背,长舒一口气,像是要把满心的无奈都随着这口气一同吐出。
“晓云啊,你看吧,有些话就是不能说啊,你一说,人家电话就打过来了。”
齐永林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疲惫。
胡晓云坐在对面,轻轻捋了捋耳边的头,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那笑容里却藏着些许复杂的意味。
她微微前倾身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嫁得好,嫁得好呀!
如果不是嫁给了方建勇,她凭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县长呢?东原一共只有两个女县长,她是最年轻的。
按照干部年轻化的标准,她以后还不得成为市领导啊?要是这样的话,那东投集团以后说不定就要姓方了。”
齐永林闻言,微微坐直身子,目光投向窗外,外面的街道上,寒风裹挟着落叶肆意飞舞,行人都缩着脖子匆匆而过。
他收回目光,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升腾而起的热气,缓缓说道:“哎,晓云,我们不管东投集团以后姓什么。
总之,东投集团的根基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打下来的。
在其位谋其政嘛,东投就像一棵小树苗,用心去浇灌,精心去呵护,等到它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我们也能说,我们为东投贡献了力量。
这就是我们的作品嘛。”
胡晓云听到这里,就联想到了冬青,赶忙道:领导,这个比喻不恰当啊,这东投就是一艘大船,您就这舵手嘛!
齐永林起身,看了看书柜后面的毕业照,毕业照已经泛黄,但齐永林如今是翻箱倒柜把他找出来,不为别的,一个是念想,一个则是有什么人来谈事情,有兴致的时候,他总爱和别人聊一聊,自己的同学如今已经在了京城的关键位置上。
齐永林看着十多年前的毕业照,笑着道:无论怎么说,我也是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这一辈子也不想默默无闻。
我的这些政治资源还是要转化为东投集团展的动力。”
胡晓云听完,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领导啊,您的这些资源也并不是完全好使。
就拿这次来讲,唐市长就没有同意何书记到啤酒厂奠基嘛。”
齐永林哼笑一声,放下茶杯,眼神中流露出不屑:“我这个人啊,是有毛病,但我的格局和眼界还是有的。
当市长嘛,最关键的就是格局和眼界。
唐瑞林同志,他是从秘书长的位置上调来的,这样的人能有什么真才实学呀?他懂经济吗?他懂管理吗?他只懂服务,对上服务。
谄上者必定傲下啊!
为什么省委一直不让唐瑞林主持大局?我看省委也有这个考虑。
不要低估了省委领导的智慧。
说句实话,瑞林啊,这个人我从内心里是有些看不起的。”
胡晓云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领导,现在您还看不起人家,人家可就马上是东原市人民政府的市长了!
到时候可是妥妥的正厅级干部。”
齐永林靠回椅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哼笑一声:“不见得不见得呀!
他作为临时负责人已经有这么一段时间了,到现在他都不是市委副书记,也没有正式的文件让他主持工作,还是一个临时负责人,这说明什么呀?这说明周鸿基在省委说不上话,或者说,周鸿基根本没有为唐瑞林说话。
现在上级对唐瑞林还持审慎的态度。
我看这次何书记来,重点就是考察干部。
考察谁呢?那肯定是考察市长嘛。
换作我来讲,适合当市长的人并不是没有。
不要小看临平县的那个小老头,张庆合。”
胡晓云坐在一旁,忍不住笑出声来:“张庆合?张庆合不行,他年龄太大了。”
齐永林微微皱眉,叹了口气:“张庆合是只有年龄不合适一个问题,但是唐瑞林啊,除了年龄合适,其他都不合适。
我当过市长,我知道市长,唐瑞林啊,真的不行。
这个张庆合,也是有文化的,他是军事院校毕业的。”
胡晓云哼笑一声,语气中带着质疑:“就凭他从军校毕业就能当市长?不见得吧?”
齐永林坐直身子,认真地说道:“哎,那肯定是嘛。
如果说从军校毕业当市长,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
但是晓云同志,你想过没有?张庆合到了临平县才多久?才一年多。
临平县是什么变化?临平县有了啤酒厂,有了电厂,有了火车站,有两条高标准的公路。
当然,这里面有历任领导打下的基础,但真正能够让项目落地才是本事。
包括上次和张庆合谈判,我后来才反应过来,这家伙中途离场,绝对是算准了我当时很着急,何书记要来无论如何我都要答应下来这个项目。
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还是以市长的眼光在看下面的同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