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你现在就要表态(2 / 5)
胡晓云坐在车上,轻轻从包里掏出那精致的小镜子。
她对着镜子,仔细端详着自己的容颜,那精致的妆容、明亮的双眸,仿佛映射出她内心的万千思绪。
她暗自思忖:周海英此人,着实有着几分君子之风,言谈举止间并未显露出什么特别的架子,长相温文儒雅,一举一动都透着一种风度翩翩的气质,不愧是周鸿基副省长的儿子。
要是自己当初能嫁给这样的男人,或许如今也能像王瑞凤那般,在官场之中纵横捭阖,毫无顾忌,想指责谁就指责谁,想批评谁就批评谁。
可这世间之事,人比人,真真是气死人,货比货,也只能无奈地扔掉。
同样身为女人,王瑞凤不过是因为嫁得好,便拥有了如今这般令人艳羡的地位。
哼,这样的女人,不过是攀附上了高枝,便自以为成了不起的人物,实在是让人打心底里厌恶。
自己绝不能被人小瞧、被人欺负,唯有不顾一切地拼命往上攀爬,不计任何代价地奋力前行,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一副好的皮囊,也才能对得起那些从计委系统经济系统追随自己的干部。
在市直机关的架构体系中,书记和主任虽分为党政一把手,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长负责制。
所以在建委系统里,真正手握大权的一把手实则是夏南平。
夏南平作为一名资深的知识分子,与同在一个领导班子里的党委书记周海英,两人之间的关系向来微妙,矛盾颇深。
追根溯源,这矛盾的根源倒也并非什么复杂难解之事,无非是众多单位普遍存在的权力之争罢了。
夏南平是单位里的老同志,也是一位老牌的知识分子,他为人豁达,性格宽厚。
对于党群口的工作,他向来秉持着不插手、不表态、不干预、不言的“四不”
原则。
当初,组织上找到他,希望他接任建委主任一职时,夏南平心里其实是不太愿意的。
毕竟自己都已经五十六七岁了,自觉早已过了争名逐利的年纪,实在没必要再去操这份心。
更何况搭档周海英身份特殊,其父亲乃是副省长,尽管封建社会早已成为历史,可封建思想在某些人心中依旧根深蒂固,周海英身上那“公子哥”
的标签,众人皆知。
起初,两人相处还算客气,表面上维持着和谐的局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干部任用这一关键问题上,两人的分歧逐渐凸显,且愈严重。
周海英一直妄图插手业务工作,然而他所提出的诸多建议和方案,明显与集体利益相悖。
夏南平上任之后,凭借着市长的支持,始终坚守着原则与底线,不为周海英的压力所动摇。
周海英见夏南平如此“顽固”
,不为所动,便在干部使用方面动起了歪心思。
凡是夏南平认可并推荐的干部,周海英一概采取不推荐、不提拔、不使用的态度。
这一来,整个建委的氛围变得愈微妙起来,领导干部之间表面上依旧称兄道弟,一团和气,可私下里却早已水火不容,矛盾一触即。
建委的每一个人都心里清楚,这两位领导之间的较量,无处不在,且从未停止。
平日里,一般党群口的会议,周海英总会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而行政会议,则是夏南平最后一个踏入会议室。
两人虽从未就此事进行过公开的讨论,但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却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仿佛在以这种方式暗自彰显自己在单位中的权威。
此次审计工作会议,本应属于行政会议。
按照两人一贯的默契,三点钟开始的会议,夏南平通常会在三点零五分准时到达会议室。
然而,众人在会议室里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三点十分,却惊讶地现,夏南平竟然提前两分钟到达了会议室,而周海英却迟迟不见踪影。
审计局带队前来的,是一位退居二线的副县级干部。
之所以不是审计局的领导班子亲自来参加这场见面会,实在是因为此时整个审计局的工作已然忙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可开交。
市里下达指令,所有正县级以上单位都要进行一次全面且细致的审计工作。
为此,从下面县里的审计局、财政局、税务局以及监察局、纪委抽调了两三百人,精心组成了二十多个审计小组。
即便如此,每个审计小组平均下来,也要负责七八家单位的审计工作。
能够有幸赶上与审计局见面,对于各单位来说,已然算是被高看一眼了。
那些业务相对单一、规模较小的单位,更是只能无奈地往后排,等待着不知何时才能轮到的审计。
在会议室里,众人百无聊赖地闲聊了十分钟。
建委的副书记、主任夏南平面色阴沉,目光冷冷地看着自己左手边那空着的位置,心中的不悦愈浓重,心里暗道:真是分不清时候,拎不清轻重。
他扭头看向身后的办公室主任,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去催一催,看看咱们周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