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情况有好有坏(2 / 4)

加入书签

流行。

梁满仓笑了笑,说道:“庆和书记啊,啤酒厂投资可不是百万就能搞定的呀,咱们县财政一年的收入要拿一大部分出来才能搞个啤酒厂啊。”

邹新民也是目光深邃地看着前方,说道:“满仓啊,你说的有道理,这千万的投资咱们拿不出来,再说了啤酒那个玩意儿真的是一股马尿味,在咱们临平或者东原又有多少人爱喝啤酒吗?”

张庆合背着手,看了看左右,说道:“我去过几次省城,一到晚上的时候,大街小巷都会摆出来不少的啤酒摊儿。

卖啤酒的大桶就在摊子上,接啤酒的人都排着队。

除了这种散装的,还有袋装的、瓶装的。

临平和东原啤酒没有流行的原因,并不是说啤酒不好喝,而是因为价格问题。

但啤酒真的很贵吗?相对于白酒来讲,我看啤酒的价格还能够接受。

等到咱们这边经济上再展两年,我看啤酒的销量会过白酒的。”

吴向梅对于张庆合这个判断觉得有些前,好心劝慰地说道:“书记,大家都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咱们现在只是听到张云飞讲了这么一个省城酒精厂改成啤酒厂的小故事,就留100亩土地准备展啤酒厂,这个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毕竟从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咱们都不具备优势啊。”

张庆合点了点头说道:“香梅县长说的好啊,以前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就是说,各种因素都具备了,只差一个机遇。

同志们,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都已经12年,大家的思想怎么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上级做出改革开放的部署,这个政策就是最好的东风,现在不是条件成熟了再干,而是一边学一边干一边去创造条件,既然知道啤酒厂有前景,那就要想方设法去干。”

邹新民笑着说道:“庆合书记啊,这个我们真不会。”

张庆合背着手说道:“我也不会,咱不会就不干了吗?主席当年讲过,要接受一个粗糙的开始,先上车再调整姿势,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

如果我们总是处于幻想和担心之中,改革开放再过20年,哦,你们到了我这个年龄,现到时候临平县还是今天贫穷落后止步不前的临平县。

准备不充分,不要怕嘛,一边干一边准备。

如果像我们这种地方都万事俱备了,那别人一定是把这些产业都淘汰了。

正好潇虹同志也在,回去给每一个领导干部一套毛选,让大家认认真真地去读,读完之后我看大家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了。”

邹新民上前说道:“书记啊,最关键的是啊,钱从何来?”

张庆合慢慢的戴上了眼镜,看着前方,拍了拍邹新民的肩膀,说道:“钱从何来?新民啊,这个问题要多问问自己。”

市纪委监察室的主任梁金宝回到办公室之后,喝了口水,看了看表,已经快到下班的时间。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梁金宝比较爱看杂志,有一项研究表明,快下班的时候,领导的心情是最好的,这个时候去找领导挨骂的几率要小一些。

他伸出手指在头上胡乱挠了两下,装作更加疲惫的样子,拿着本子去了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林华西的办公室。

进门之后,只见林华西脸色阴沉,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办公室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梁金宝硬着头皮走上前去,轻声说道:“林书记,我来汇报进度。”

林华西冷哼一声,将一份文件重重地摔在桌子上,说道:“梁金宝同志,他们都说纪检室的主任里面你的业务能力最强!

但是这件事办得拖拖拉拉,人在眼皮底下就被公安局的人带走了?”

梁金宝低着头,不敢吭声,心里暗暗叫苦。

见梁金宝默不作声,林华西一拍桌子,怒喝道:“说话!”

梁金宝马上说道:“林书记,我们去了之后都已经和公安局的同志说好了,各自向领导请示汇报,然后大家再商量人跟谁走。

可是公安局的人不地道啊,上去交了钱就把罗正财给拷走了。”

林华西一听,脸色更加难看,用手指敲着桌子道:“梁金宝,什么态度,现在这个时候你还在找理由,找理由就是找借口,找借口就是逃避责任。

我给你怎么交办的?是把人带回来,没有完成任务就应该检讨自己,正视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找借口开脱责任。

公安局为什么把人带走,你就不行?”

梁金宝全身点头,说道:“林书记批评得是,下来我认真总结。”

林华西哼了一口气,说道:“你现在代表市纪委去市公安局,让他们把人交过来。

处理罗正财必须由市纪委牵头,在完成党纪处分手续之后,再由市公安局对罗正财嫖娼的事情进行处理。”

李尚武正在办公室里准备下班,这个时候工作人员进来通报说市纪委监察室的梁金宝主任要来协调工作。

李尚武知道此人正是为罗正财的事情而来,倒也不想回避,就说道:“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