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前夜(2 / 4)

加入书签

火焰吞噬的法兰西涌去。

......

“你说是6月22日吗?”

“是的,总理大人。”

“比预想的要早。”

汉斯原本至少预料是在七月初。

“我起初也考虑过七月初,不过偏偏那段时间气象预报显示英吉利海峡将出现恶劣风浪,所以我们把行动提前了。”

“原来如此。这次登陆作战,无论是我们还是英国,从英伦战线一结束就开始筹划和准备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驻扎在阿尔萨斯-洛林和比利时的部队,自战争一开始就与边境那边演起了假战戏,只要一声令下便可随时推进。

说起来,六月二十二日啊。

真是个耐人寻味的日子。

在原历史里,这一天与几件具有象征意义的大事相重合:一是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向苏联全面开战,揭开了东线惨烈的序幕;二是1940年6月22日维希政府的缔造者菲利普·贝当与希儿签署了休战协定,法兰西陷入屈服;而在更早的历史中,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则终结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些历史的阴影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免联想到不祥。

如今在这一天再起刀兵,愿结局更像后者的屈辱而非前者的浩劫。

“很好。终于到了翻开新篇章的时候了。虽然拉·罗克高喊着要留到最后一人,把老人和尚未褪去孩提面容的学生们一并推上防线,不过不必对此感到担忧。”

汉斯心里只对那些将被当作肉盾无谓牺牲的人感到一丝怜悯。

单看原先的人民冲锋队就能预见那将是一场怎样的结局。

“拉·罗克似乎忘了在英吉利的教训。他把未经完整训练的孩子和老人推上前线,那能成什么事呢......”

“不止如此。情报显示他们连熟练工人都被一股脑儿征召,空出来的位置由女学生和家庭主妇来顶上。”

“也许会出现大规模投降。万一如此,我们或许需要扩建俘虏营以备不时之需。”

其他将领诸如曼施坦因等人也都对拉·罗克的挣扎摇头不已。

“无论如何,作战日程已定,军方请再逐项检视准备,确保D日准备就绪。”

“遵命,总理大人。”

“卡纳里斯局长,请与英方秘密情报部门一起加紧准备迷惑性行动。”

“正有此意。为了欺敌,我们已同英国海军协商,准备在多佛海峡以及地中海方向制造假登陆。只要总理大人拍板,我们即可立刻实施。”

多佛海峡为英吉利海峡最窄处,自古便是海上机动作战的要冲,如能将敌力吸引至此,主攻方向便可从容施行。

“假登陆行动......很好,立即执行。还有,阿登纳部长,听说戴高乐将军正在法国境内策划起义?”

“是,不过为了避免行动泄密,我们并未把包括D日日期在内的确切情报交给反拉·罗克的抵抗组织。”

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抵抗组织中未必没有法西斯法国当局的线人,何况这是关系作战成败的最高机密。

“话虽如此,我们已约定一旦我方发起攻势,他们将配合行动提供支援。”

“嗯。话听着令人安心,但务必小心。毕竟我们是攻方,某些激进分子也可能将枪口对准我们的士兵。接下来是......莫德尔将军?”

“是,总理大人。”

汉斯话音刚落,戴着那副成了他标志的单片眼镜的瓦尔特·莫德尔用浑厚的声音回答。单听此声,便生出信赖之感。

这也难怪,毕竟希儿都曾称呼他为“我最好的元帅”。

当然,莫德尔在原历史中也曾因盲从导致战争暴行而备受争议,直至在战争末期以自嘲的口吻评价自己在罪恶政权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走向自尽。

矛盾的时代造就了矛盾的名将,而在这里的莫德尔,是个无可挑剔的防守专家,是汉斯一声命令便会全力以赴的王牌。

“情报部RND报告称,苏联方面为此次攻势做了充分准备。不仅配备了以KV-1为代表的新型重型战车,编制也已补齐,兵力较冬季时几乎翻倍。这将是一场比想象中更为艰苦的战斗,你敢保证能担当得起吗?”

“作为军人,不能总选择有利地形。总理大人只需下令,我便会尽我所能,完成命令。”

当然,这番话放在纳粹掌权的原世界里是争议。但在此地的莫德尔没有争议可言,他就是那个听命行事、可靠无比的铁血名将。

只要一句“去做”,他便会去做,是汉斯手中最可靠的牌之一。

“好吧。诸位,散会吧。让我们再次为陛下与帝国争取胜利。”

“是,长官!”

汉斯话音刚落,曼施坦因、莫德尔等将领齐刷刷起身,敬了一个正步礼。

夏日正临近。

一个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的夏天。

......

“亲爱的芙蕾德莉卡小姐,今日我......”

“殿下,又在给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