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第二次美国内战(1 / 3)

加入书签

“意大利光荣的国民们!黑衫军骄傲的兄弟们!”

“向元首致敬!(SatoalDuce!)”

“哇啊啊啊──!!”

1931年8月5日。

在比夏日骄阳更炽烈的呼喊声中,墨索里尼的声音回荡在罗马的天空。

自从墨索里尼政权上台以来,这样的场面早已在罗马家常便饭。但这一次的演讲,却比以往更为特殊。

“在跨越大西洋的美利坚,麦克阿瑟将军号召秩序,掀起革命,对抗政治腐败的消息,诸位应当都已知晓。”

不可能有人不知。

这是此刻燃烧整个世界的焦点事件。

“而就在刚刚,美国新政府向我们意大利发来邀请——作为欧洲法西斯主义的先驱与先锋,希望我们与他们一道,投入这场反红、反腐的圣战!”

准确地说,与其说是美国的请求,不如说是拉·罗克挑唆墨索里尼,借机派遣志愿军。

“法西斯绝不会无视渴求援手的朋友!意大利绝不会背弃同盟!因此,我决定接受美国的请求,派遣志愿军前往大洋彼岸!我们将援助美利坚的兄弟,让正义在美洲大陆得以伸张,让意大利的名声从大西洋传遍太平洋!”

“哇啊啊啊──!!”

墨索里尼话音未落,巨大的欢呼再次炸响。

他像沉醉于乐曲般,享受着人们无休止的颂扬,随后转身走入官邸。

“元首,您真的打算把部队送去美国吗?”

然而,才踏进官邸,他就听见空军大臣、心腹伊塔洛·巴尔博那刺耳的质疑声。

“伊塔洛,你又想说什么?”

“把志愿军送去美国,对意大利没有半点好处。反倒只会引起英国和德国的戒心。更何况,我们何必去替那个连《桑苏西条约》都摆不平的拉·罗克擦鞋呢?”

“我们不是替拉·罗克擦鞋,而是要让法国和美国欠下人情!”

“哈!可真是好算计啊。”

巴尔博冷嘲的语气,令墨索里尼额头青筋暴起。

自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1月15日,他驾驶萨沃亚·马尔凯蒂S.55水上飞机,从意大利横跨至里约热内卢,一举赢得了世界声誉后,从此似乎就再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了。

“无论如何,派遣志愿军的决定绝不更改。”

更何况,这次机会对墨索里尼而言,是扬名立万的绝佳契机。

昔日令意大利蒙羞的埃塞俄比亚,早因失去东非殖民地而无路可走;而垂涎的阿尔巴尼亚,却在奥斯曼帝国的劝说下,前不久加入了德国关税同盟。

对急于立功的墨索里尼来说,美国的志愿军计划,即便国王反对,也绝不能错过。

“所以,立刻着手准备派遣部队!”

“是,元首!”

伴随着墨索里尼的命令,诸位将领纷纷敬礼,急匆匆退了出去。

意大利,依旧是那个意大利。

......

“啧,墨索里尼这家伙还真是一如既往啊。大概有多少兵力?”

“看上去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以志愿军来说已算庞大,但若一想到那是意大利军队,就觉得有些寒碜。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里,西班牙内战时意大利派了五万,数量是这次的两倍,可表现却比派出更少兵力的德国还不如,这就说明一切了。

“法国那边没有动静吗?怎么说拉罗克也不可能放任墨索里尼一个人单干吧?”

“他们打算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提供粮食。因为《桑苏西条约》的限制,像意大利那样直接派兵不可能,只能改为出售粮食和物资。”

“哼,当初条约里要是把粮食出口禁令也加进去就好了。”

当然,这只是句玩笑话。

就算法国是战败国,要真连粮食出口都封锁,那可就会被骂得太狠了。

“总之,既然麦克阿瑟、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合作已经完全暴露,我们也没必要再顾虑什么了。”

“没错,阿登纳部长。正好罗斯福总统之前提出过要我们支援飞行员的请求,那么我们索性就提前动手,派遣志愿军前去支援。”

此时,巴拿马运河的局势也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空降猎兵特战队成功地将麦克阿瑟派来夺取运河的部队一举消灭,将运河重新稳固掌握在了己方手里。

这样一来,他们就避免了绕道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再横渡印度洋和太平洋去支援加州的漫长而令人作呕的行程。

既然糟糕的情况已经避免,那么现在就是时候展开真正的援助了。

“考虑到罗斯福总统的请求,那么我们就先让地面部队稍作准备,不必急于出发。而空军方面,先派遣卢夫特瓦费前往支援,你看如何?”汉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完全同意总理的意见,”阿登纳部长回应道,“毕竟美国与德国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远,如果地面部队也一同动身,所需的时间将会成倍增加,这对于紧急的支援任务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