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妙悟九剑、神藏、二先生消散!(3 / 5)

加入书签

;【“法界定印!”】

    【不一会后,你两手双手握拇指于掌中,左手食指竖直,右拳握左手食指于胸前。】

    【手指上绽放出晶莹般的佛光,修长的手指自虚空之中划过。】

    【刚刚封禁万物的气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空空如也、净化一切、自在超脱之意。】

    【“金刚自在印!”】

    【又过六日,你缓缓睁开眼睛,瞳孔之内似有琉璃清净之意流转,八宝莲华在瞳孔深处若隐若现,开合生灭,仿佛蕴含了无尽的奥秘与智慧。】

    【二先生早已察觉你的变化,语气好奇道,“这门佛门大手印,应是东圣宗不传之秘,当世恐怕无人能领悟其真谛。”】

    【“你一个研读圣贤书的大齐士子,如何习得此等秘法?”】

    【你微微一笑,“二先生,你着相了。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见如来,心向佛道,至于是否入门,佛祖又怎会介怀?”】

    【白衣少年一笑置之,他语气之中多了一丝遗憾,“这佛门禅宗之理,倒是修行心灵之力的绝佳法门。只可惜,我当年与佛门结怨太深,又看不上那些秃头僧人,否则或许早已领悟此中奥秘。”】

    【“你如今感觉心灵之力,已至何种境界?”】

    【你闻言心中一动,回想起自己熟读佛门典籍的情景。那些典籍似乎都是谢鸿送至小院,供你抄录研习。其中,《坛经》便是一例,而谢鸿圈注的段落,竟与你今日感悟最为精妙之处不谋而合。】

    【这谢鸿似乎对于今日早有预料?】

    【从谢家的大观园得九剑,再到群芳宴,又到今日,似乎总有这位谢家玉树的影子。】

    【你忽然想起陆华曾言,谢鸿走的乃是“熔铸三教为根底,汇通百家”的大道。此路之恢弘,不亚于当年夫子,甚至可以在三教之外,再开一教。】

    【而他似乎隐隐引着你慢慢走上了这条道路。】

    【但你的眼神很快恢复如初,桃瓣飘落掌心,你轻声道:“前人栽树,后人却未必只能乘凉。”】

    【面对二先生的询问,你微微一笑,“应该便是燕王所说的第四重道心惟微,不过却是以佛门的入定的手段所得。”】

    【白衣少年想了想,“大道殊途同归,百川终是汇海。】”

    【他见你眼中战意,“再来试试?”】

    【“好!”】

    【二先生剑指轻划,第九剑的玄妙剑意再度浮现——那道不属于现世的锋芒,仿佛从时光长河的源头溯流而下。】

    【你心灵之力流转,灵台清明,你捏出“金刚自在印”。】

    【此刻终于看清:剑光并非斩向当下之你,而是如蛛后吐丝,将你过去存在的千万种可能尽数缠绕。】

    【剑锋上轻轻一吹,因果之网骤然收紧——】

    【你已经中剑!】

    【而在种种的变化之中似乎你所占据的人影,被斩下小小一块。】

    【先因后果,斩灭存世之基!】

    【你深吸一口气,脸上却露出一丝笑意,佛门中的“拈花一笑”,超然物外。】

    【一触即溃,你还是被剑意击中,身形破碎,这次却收获颇大。】

    【你看着二先生道,“再来!”】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