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你要赶我走(2 / 3)
/p>
那些朝廷士兵说到底也是大景子民,只是各为其主。
她轻轻握住丈夫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
“后来呢?”
她轻声问。
“后来他们就崩溃了。”
肖正飞语气平静下来,“那个将军见势不妙,急忙鸣金收兵。
我们按王爷吩咐,没有追击,让他们收走了伤员。
战场上的尸体还是我们打扫的。”
“哼!
还说呢!”
碳头撇撇嘴:“要我说就该追上去全歼了,省得他们再来烦人。”
“碳头!
“赵樽厉声喝止,“记住,我们的敌人是朝中的昏君和奸佞,不是这些奉命行事的将士。”
碳头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言。
议事厅一时安静下来,韩蕾起身走到窗前,透过窗户望向外面。
雪下得更大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她想起那些倒在雪地里的士兵,他们或许家中有老母妻儿,可他们的生命却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冷的冬日。
“赵樽,”
她转身道,“我建议加强拖木沟棱堡的防御。
朝廷这次吃了亏,下次可能会调集更多兵力,亦或者……改变战术。”
赵樽点点头:“正有此意。
另外,派斥候盯着朝廷大军的动向,本王要知道他们退到哪里去了。”
“是!”
碳头领命而去。
“你在想什么?”
赵樽走到韩蕾身后,环抱住她。
韩蕾靠在他怀里,轻声道:“我在想,我带来的这些现代武器,是不是太……残忍了?”
赵樽沉默片刻,叹了口气。
“乱世当用重典。
若非这些武器,今日倒在血泊中的就是我们的将士,棱堡内的百姓也会遭殃。”
肖正飞见王爷和王妃抱在了一起,忍不住挑了挑眉。
他想退出去,但又怕王爷会有啥吩咐,只得尴尬的靠在墙边闭目养神。
窗外,风雪渐急。
棱堡内的蜂窝煤炉子烧得正旺,士兵们的笑声隐约传来。
而在几里外的荒野上,几千个坟冢正在大雪中渐渐被掩埋,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蜂窝煤炉子里的火苗欢快地跳动着,将铁皮炉膛烧得通红。
铝制水壶在炉盖上“咕噜咕噜“地冒着白气,壶嘴喷出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
刚出去吩咐完斥候的碳头又走了回来,他顺手提起铝水壶为赵樽和韩蕾添满了茶。
赵樽轻咳一声松开韩蕾,然后脱下沾着雪花的狐裘大氅挂在门后,搓了搓手走到炉边。
“这次棱堡防御战,你们处理得相当漂亮。”
赵樽接过碳头递来的热茶,氤氲的茶香中,他深邃的目光扫过肖正飞和碳头。
“本王虽未亲临,但听这战报,你们指挥若定,把朝廷那帮人打得落花流水,应当嘉奖。”
肖正飞正用铁钳拨弄炉火,闻言手上一顿,黝黑的脸庞泛起红晕。
“王爷过奖了。
要不是有新构筑的棱堡和那些新式武器,还有王爷您安排的周密计划,弟兄们哪能守得这么轻松。”
炉火映照下,他那谦虚的模样有些可爱。
碳头提着滚烫的水壶给自己添茶,闻言也憨厚地挠了挠后脑勺。
“就是就是,那些手雷往城墙下一扔,不用打,就是吓也要吓得他们屁滚尿流。”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不雅,偷瞄了眼韩蕾,见王妃只是抿嘴轻笑,这才松了口气。
韩蕾捧着青瓷茶盏暖手,热气在她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水珠:“你们别谦虚了。”
几人正说着话,木门突然被“砰”
地推开。
裹着貂皮斗篷的荆州王带着一身寒气闯进来,髻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
荆州遭受蝗灾,他放心不下,一直守在棱堡这里等待消息,刚刚他正在另一处和士兵们烤火吹牛,听说赵樽他们救灾回来了,顾不得外面风雪正大,便匆匆赶了过来。
“怎么样了?”
荆州王顾不上抖落肩上的雪,一屁股坐在赵樽旁边的藤椅上,压得椅子“吱呀”
作响。
他急切地前倾身子:“荆州情况如何?蝗灾可还严重?”
赵樽脸上刚刚泛起一点的笑意又渐渐凝固,茶盏在掌心转了半圈。
“情况……不容乐观。”
他声音低沉,“飞蝗过境,庄稼和存粮都没剩下。
我们带去的十几万只鸡鸭确实见效,但……”
“但什么?”
荆州王攥紧了扶手,眼里的焦急显而易见。
韩蕾接过话头,温声解释:“鸡鸭捕食需要时间。
眼下最棘手的是,朝廷大军队沿途劫掠,荆州百姓们……”
她顿了顿,茶盏在指尖轻轻晃动,“很多人家连最后一点的存粮都被抢光了。”
“混账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