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太阳照不到的地方(2 / 3)

加入书签

即日起,国号不改,依然沿用‘景’。

先帝丧事由礼部操办,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

他的目光扫过被按在地上的几位藩王,嘴角微扬:“至于诸位皇弟……暂且请回各自府邸,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半步。”

御林军将几位藩王押解出殿,皇贵妃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新景帝邪笑着走到她面前,俯身低语:“娘娘放心,朕一定会善待您的。”

他将“善待”

两个字咬得很重。

魏丞相轻咳一声:“陛下,国事繁忙,老臣建议即刻召开内阁会议。”

新景帝点点头,转身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

当他落座的瞬间,殿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暴雨倾盆而下。

雨幕中,没有人注意到魏丞相眼中闪过的一丝精光。

老狐狸的嘴角微微上扬,又迅恢复如常。

原来,自从上一任景帝登基后,曾经参与夺嫡的其他皇子见大势已去,被封了藩王后,到了藩地都心灰意冷,规规矩矩的过日子。

而魏丞相长居京城,虽然景帝多疑,手下暗卫颇多,可魏丞相这个老贼也没少暗中走动。

至少,御林军统领和各部尚书,表面上是景帝一手栽培的心腹,但暗中与魏丞相之间都关系匪浅。

加上他丞相元老的身份和世家之的实力,这些暗中走动的关系和许下的承诺,今日终于全都为他所用。

各朝各代的文武大臣之间,很少没有不暗通款曲,运作关系的。

即便景帝的耳目遍布京畿范围,但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那就是——人心!

七月初八,新景帝在京城皇宫举行了登基大典。

短短大半个月的光景,京城已然改天换地,局势骤变。

而千里之外的苍州,同样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清水县郊外,土豆梗在荒地项目上连成一片海洋,火红的辣椒像跳动的火焰点缀其间。

新上任的苍州知州骆海正指挥着留下的少量流民采收作物。

这些被精心照料的庄稼已经到了最饱满丰收的时候。

更远处的田垄里,红薯藤蔓正在地下酝酿着甜蜜,饱满的豆荚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再过些时日,这两种作物也将迎来丰收。

而此时,赵樽和韩蕾正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流民队伍穿过扶风县城。

出了县城,尘土飞扬中,衣衫褴褛的流民们睁大了眼睛,惊奇地望着旷野中宽敞平整的水泥路。

青灰色的水泥路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笔直地延伸向远方。

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往前行了十余里,流民队伍中又响起一阵阵没有见过世面的惊叹声。

“天呐!

这里怎……怎么会是这样?这是大景朝吗?”

“那边种的是什么?怎么那么高?”

“看那边!”

一个瘦小的少年拽着身旁老者的衣袖,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

高耸的脚手架间,民夫们正在给最后几间厂房封顶,崭新的彩钢瓦在阳光下闪闪亮。

听到外面的惊叹声,赵樽和韩蕾撩开车帘,满意地望着这一切。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如今鸡鸭场、养猪场已成规模。

更远处,成片的玉米地像是绿色的海洋。

一人多高的秸秆在夏风中沙沙作响,饱满的玉米穗沉甸甸地垂着头。

几月的付出就要见到成果,赵樽的面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忽然,他望着远处“咦”

了一声,眉头微蹙。

“快,把望远镜给我。”

他回头看向韩蕾,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韩蕾不解,但还是从空间里取出望远镜递给他。

赵樽接过望远镜,调整焦距的手突然一顿。

透过澄澈的镜片,他清楚地看到远处玉米地边,华天佑那个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小子,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抬手,为赵灵儿拂去间的玉米花屑。

阳光穿过绿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赵灵儿双颊绯红,低头摆弄着衣角的模样,是赵樽从未见过的娇羞。

“这个狗东西!”

赵樽咬牙切齿,“本王才离开多久,他就敢……”

“这是怎么了?”

见状,韩蕾不解。

“让我看看。”

韩蕾一把抢过望远镜,饶有兴趣地观察起来:“哟!

华公子今天穿得挺精神啊,这身竹青长衫衬得他人模狗样的。”

她故意拉长声调,“我看灵儿妹妹也挺开心的嘛,这郎情妾意的……”

“哼!

胡说八道!”

赵樽白了她一眼,一把夺回望远镜。

却见华天佑已经摘下一穗玉米,正跟赵灵儿比划着,不知说了什么,逗得赵灵儿掩嘴轻笑。

这画面让赵樽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臭小子,让他在这里训练府兵,他却敢打我妹妹的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