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排帮往事(1 / 2)

加入书签

“杨叔我们还要走多久”

,宋金大汗淋漓,背负四五十斤的负重,这位公子哥受不了那。

李友顺回头看了看队伍,除了他仨人,其他几人都很正常。

“杨叔歇歇吧!

大家都歇歇,咱们不急着赶路”

他们已经进山两天了,一直不紧不慢,主要是向导杨叔怕众人吃不了苦,先适应适应。

杨叔本名杨在田,五十来岁身材瘦小,脸上有条很深的刀疤,小溪公社人,这次进山的向导,是张磊介绍的。

杨在田早年是排帮成员,精通水性对水路和这附近的大山十分熟悉,可称这一带活地图,可是李友顺花了大价钱请来的。

排帮是湘西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组织,主要从事水路木材、桐油运输工作。

排帮成员被称为“排古佬”

,他们主要在沅江流域进行木材运输,将木材从洪江、浦市、沅陵运到常德。

“杨叔讲讲排帮故事,还有你经历的奇异事件”

,李友顺倒了二两酒,拿出一把肉干坐在杨在田身边,他特别喜欢听杨叔讲古。

“呵呵,你这小子,通过这两天接触”

,杨在田也欢喜李友顺,大气,人直。

“我们就讲讲排帮,上回说到那了”

“叔说到你脸上的疤”

,宋金也爬了过来,这家伙太懒了,他从李友顺手接过酒瓶,取下自己的搪瓷杯倒了一点。

其它几人听“杨老师”

讲古了,也都围了过来,听老一辈讲古机会可不多。

呸、杨在田吐了一痰,抽了口旱烟沉默了一会儿,抚摸着脸上疤说道:“我这条疤是三十年前放排回来,在路上与土匪火拼被刀砍的,命大没死”

“我们排帮放排的人被叫做“排古佬”

,都是一群苦哈哈,放排等于放命,如果有活路谁会去放排”

放排是与天斗与人斗,一趟水路走下来,稍有不慎便排毁人亡,这就是与天斗。

排如果顺利到达目的地,回来便要注意半路劫财的土匪,这便是人斗”

“杨叔、我们老家也有个排帮的,小时候经听他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还常去窑子听曲,日子过得快活”

“彭木头别插嘴听杨叔说”

,宋金正听的有味,一下便打断了有点气恼,拍了一下一个大个联防队员道。

哼哼,杨在田一声冷笑,面露苦色无奈摇了摇头说道:“小同志你说的也是实话,排帮成员大多如此,到了地方交了排,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然后去逛窑子。

那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下次能不能活着回来,纯粹苦中作乐,今天有酒今天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你们是生活在好时代了,虽然现在日子苦点,但不要提心吊胆的活着。

我们以前放排常常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甚至有时需要步行返回”

“我们那时候“排古佬”

,都不敢结婚,有今天没明天的,怕拖累妻儿”

杨在田叹了一口气,拿起酒站了起来,把酒往地上一洒,大声唱道:“哎呦嘿,齐天水,渡人船,留下号子闹凡间。

古五溪,酉水扬,一盘号子喊千年!”

“跳鱼槽,阎王殿,十个好汉九个蔫……鱼槽脱水白溪关,活人进了鬼门关,船打滩心人不悔,艄公葬水不怨天一一不怨天啊~~~”

从这排帮号子,李友顺听出了排帮佬们不服输的精神以及他们的艰辛。

“啪啪啪”

,众人连忙鼓掌,老了、老了,不行了”

杨在田摇了摇头,“想当年我们排帮汉子齐喊号,那声音震天响”

“我们排帮虽然都是苦哈哈,没读过书,但我们不是孬种,45年哪会我们排帮拉物资支援湘西会战,50年我带着解放军满山巢土匪”

“我从十六岁加入排帮,十八岁开始上排,几十年间这湘西山山水水,不敢说全走遍,也差不了多少”

“这大山里的秘密与危险太多太多,你们这次一定要听我的,好奇心不要太重,手不能乱摸,大山有大山的规矩”

杨在田一开始不愿意来,就是怕这群毛头小子不懂乱来,害人害己。

但李友顺给的太多了,他拒绝不了。

李友顺不是拿钱,而是直接砸了两个工作指标,一个是吴小全手里的,还有一个问罗平要的临时工。

吴小全指标还没处理,被他送给杨在田了。

“杨叔这山里有啥子秘密,难不成有宝藏,还有鬼”

吴小全一脸不在意,虽然他十几岁来到湘西,但这里除了山就是穷,还能有啥。

“小孩子说话,名位莫怪莫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