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临别赠礼(1 / 2)
接连几次工作下来,大家对于第三代级计算机的组装也算是轻车熟路啊。
不过这一次,时间依旧花费得比较慢,差不多花费了足足4o天的时间,然后才算是完成了这一次的组装。
比他们上一次晚了张总两个星期。
如此一幕,倒也不是叶潇男他们消极怠工。
主要还是一个原因:带新人。
这一次的话,重点主要是为了培养这一批新人。
毕竟,此番结束之后,大家天南地北,有上两个星期左右的这个休息时间,要不回家探亲,要不做自己的事情。
两个星期的空余时间虽然不多,不过加上各种来往路程的话,稍微一耽搁也要一个月之后了。
所以说这一次,老人们想着是提前把这些知识再为新团员巩固一下,让他们这段时间加班加点儿地继续练习。
新成员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每天都投入了12分精力。
如此一来,进度确实稍微慢了一些,不过大家也不在意,上头领导更是没有提任何意见。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任何阶段都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因为这些人一旦全部培养出来之后,后续他们的其他进度将会更快。
现在牺牲的时间,不过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快地组装第三代级计算机。
而且袁老师这个地方对于第三代级计算机的需求,眼下也没有那么的迫切。
所以说这个时间就相对来说晚了一些。
但尽管如此,第4o天的时候,叶潇男他们还是最终完成了组装。
一到了和袁老师他们分别的时刻,这些日子以来,叶潇男跟袁老师几乎三天两头的就小酌一杯,然后畅聊一下华夏的未来,再畅想一下后期农业的展方向以及重点攻克的方向。
叶潇男在农业方面其实也是一个专家,某些方面甚至比袁老师也不遑多让,只不过他现在没有在这方面进行专攻罢了。
因为相比于农业而言,第三代级计算机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而农业方面,眼下有了袁老师的杂交水稻,对于粮食的需求反而没有了那么迫切。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量产的同时,对其他农作物进行专业方面的研究,比如说大豆,比如说一些其他农作物,要让它们做到量产,而不至于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其他国家卡住喉咙那么难受。
叶潇男根据自己后世的经验,向袁老师重点诉说了一下后续的一些研究方向。
不过叶潇男也专门点出,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这些东西可千万不要所有全部都想着自己研究,而是要做成一个个的课题,分下去,让所有农业方面各个领域的专家一块儿进行研究。
如此才能让农业方面稳步进步,而不至于闭门造车,大家一定要勤加交流。
对于这一点,袁老师还是非常认同的。
他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杂交水稻,始终隔着一层窗户纸没有突破,可仅仅只是在和叶潇男喝了一顿酒之后突然就茅塞顿开,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这让袁老师意识到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学术方面的研究有的时候就是相互交流探讨碰撞出来的火花。
而且在某些时候,是一法通,万法通,一旦把一个东西研究透了,在另外一个方面上虽然是看似是从零开始。
其实很多地方都是相互通用的,互相碰撞起来很有可能诞生新的灵感,产生新的火花。
这一切都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得出来的经验,袁老师还是非常认同的。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哪怕两人相谈甚欢,到第三代级计算机完工的那一刻,叶潇男还是要带着团队离开了。
分别之际,袁老师万分感慨,拉着叶潇男的手,久久不放开。
叶潇男凑到袁老师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袁老师一阵诧异,不知道叶潇男这是卖的什么关子。
叶潇男笑了笑说:“等回去之后你就知道了,我先走了,袁老师,咱们将来有缘再见。”
袁老师回应“有缘再见”
。
随后,袁老师就看到叶潇男他们的大巴车远去。
等叶潇男他们走后,袁老师第一时间马不停蹄地回到了自己宿舍。
因为刚才叶潇男说给他留下了几样礼物,袁老师对于叶潇男留下的礼物还是非常好奇的,而且叶潇男那么神神秘秘的样子,东西肯定差不了。
紧接着,袁老师来到屋里,后果然看到了有三个大号的培养盆出现在了他的宿舍里边儿。
每一个培养盆上面还放着一个包裹和一张纸。
袁老师好奇地拿起来看了一看,越看他就越是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置信。
直到袁老师把三张纸全部看完之后,他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叶潇男啊,叶潇男,你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神奇的东西啊!
这一下我们华夏的农业方面又要有长足的进步了!”
袁老师口中喃喃道。
因为叶潇男留下的这三样东西都是华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