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2 / 3)

加入书签

多大的意见。

    反正最多隔三差五就吃饭的时候原主多个鸡蛋,碗里的肉他多吃几片,毕竟被洗脑了十来年你三弟/三哥身体不好,得补补,洗脑到最后都麻木了。

    至于宋老太爷的补贴,那都是背后偷偷摸摸进行的,原主这个聪明的怎么会让人给发现。

    而宋家的矛盾爆发点在于知青下乡,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几个兄弟姐妹都下乡,或是靠自个儿找到工作都还好说,偏偏就你一个接了父母的班,其余几个心中怎么会没有意见。

    当初宋大哥宋二姐下乡的时候,宋老太爷就计划着将自个儿的工作留给原主接班。

    原主却嫌弃那个工作又脏又累,还有宋老太爷过两年就退休拿退休工资了,原主怎么想怎么都觉得不划算。

    于是开始算计宋母的工作,又是卖惨,又是发动宋老太爷,宋老太爷又发动宋父,最后原主成功接班宋母的工作,原主又嫌弃车间的工作辛苦,最后花了三百元与人换了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9章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2(第2/2页)

    一通操作下来,原主最后美美享受两份工资。

    为了给原主换工作,家里的存款也都花完了,宋四妹还有宋小弟下乡也成了定局。

    那年他俩15岁,本可以缓两年下乡的,不过正好德安市周边农村就有下乡名额,其中一个大队还是宋老太爷的老家,大队里沾亲带故的不少。

    宋母怕错过了这个好机会,最后和宋大哥和宋二姐一样,全都离家几千公里,于是连忙给这两个小的报了下乡。

    这样一来,五个兄弟姐妹就原主留下来了,还不是接的宋老太爷的班而是宋母的班,几个人怎么会没有意见,纷纷谴责宋母他们偏心。

    还有便是,原主手捏了自个儿的工资还有宋老太爷的退休金,以调养身体和打通上级升职为由,每个月只上交五分之一的工资。

    这样一来,补贴给下乡的几个就更少了。

    偏偏原主还喜欢装模作样,随时一副被他们欺负了的样子,每次还都让他得逞,让四兄妹恨的牙痒痒。

    虽然几个兄弟姐妹矛盾多,但是隔得远,也算是相安无事,问题就在于知青回城还有纺织厂效益下跌工资缩水,宋老太爷也去世了,退休金也没了。

    原主手上没钱,家里吃饭的嘴又变多了,宋父的工资还要补贴给上大专的宋四妹和宋小弟两人,原主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宋大哥毕竟是家里的老大,将他赶出去不可能,还有给家里争光的两个大专生赶出去也不现实。

    等到宋二姐回来,原主越发开始不耐烦了,宋父宋母面前一副欢迎的模样,背后就开始冷嘲热讽,还策划家属院的小孩子欺负宋二姐家的两个孩子。

    两夫妻出去扛大包,两个孩子在家被原主欺负,在外就被其他孩子欺负。

    最后矛盾爆发,宋二姐提着菜刀就找原主算账,原主虽然弱鸡,但也是个男人,两人争执间就将宋二姐从三楼给推下去了,还偏逢除开俩孩子没有人看见。

    原主被吓惨了,怕事情败露蹲局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两孩子拍晕装麻袋里拿去卖了。

    宋二姐成了植物人,两孩子消失不见,原主又伪装的太好还制造了不在场证明,最后被定性为拐卖伤人事件。

    林爱军一边挣钱给宋二姐治病一边找孩子,不过四十岁就精神恍惚被车给撞死了,最后赔偿金还是原主领的。

    还有宋家两个小的双胞胎,自从二人考上大专之后,原主就十分看不惯了,尤其是宋四妹常常将当初宋老太爷说的道士的话拿出来说那是胡言乱语。

    周围的邻居也是爱嚼舌根子的,什么宋父宋母下错注,宋老三考了三年的大学都没有考上,比不上两个弟弟妹妹之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