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2 / 2)
商特别高明的人,否则他也不会一开始倍受李隆基宠爱,身兼四镇节度使,后来却被贬为太守,无缘无故的暴病身亡。
如果现在就说王忠嗣有不臣之心那是冤枉他,但王忠嗣私自带兵进京,在宫门前殴打官吏,却能够彰显他居功自傲的心态,如果不加以遏制,让他继续膨胀下去,保不准会走上蓝玉、年羹尧的路子。
李瑛捻着胡须道:“朕也察觉到了王忠嗣居功自傲的心态,但目前渤海国未平,还要依靠他打仗,暂时不能解除他的兵权。
不过,朕也不可能凭他一面之词就夺去安守忠的兵权,朕要留着安守忠在辽东制衡王忠嗣,等灭了渤海国之后再将两人一起调回京内。
王忠嗣目前独掌河北兵马,河北布政使公孙玄又与他的妾室公孙芷同族,导致无人在河北制衡王忠嗣,这才让他一步步滋生倨傲之心。
故此,朕打算派你去幽州担任刺史,由你去监督王忠嗣的一言一行。
朕之所以不让你直接担任河北布政使,是担心引起王忠嗣的抵触心理,免得在征讨渤海国的时候消极怠战。
毕竟朕没有满足他调走安守忠的要求,反而把公孙玄调走,王忠嗣肯定能够察觉朕在针对他。
而调你从登封县令任上去担任幽州刺史,这就顺理成章多了,也不会引起王忠嗣的反感。
等你在幽州站稳脚跟之后,朕就会调走公孙玄,再提拔你为河北布政使,即便你不能插手军事,也能杜绝王忠嗣独揽军政大权的局面。”
李泌弯腰领命:“陛下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别人怕王忠嗣,我不怕他!”
李瑛笑道:“你也是做过兵部尚书的人,王忠嗣也不敢拿你怎么样,更何况以长源的谋略与城府,朕相信一定能够制衡王忠嗣。
而且,河北的兵马之中也不全是王忠嗣的人,安思顺率领的三万多人就是从河东过去的,也是原来河东节度使麾下的兵马。
虽然安思顺现在受王忠嗣节制,但绝不是王忠嗣的嫡系,朕相信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安思顺也不可能唯他之命是从。”
李泌赞同李瑛的分析:“安思顺从前毕竟是做过节度副使的人,并不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关键时刻值得信赖。”
“那你回家休息几天吧,过几日朕命吏部布诏令,调现任幽州刺史去山东青州担任刺史,到时候你就可以从登封县令走马上任幽州刺史了。”
李瑛起身走到李泌的背后,郑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朕把你贬为登封县令,是为了磨砺你,希望你不要对朕心怀怨恨。”
“臣明白陛下的栽培之心!”
李泌急忙起身认错,“更何况臣在田神功这件事上确实犯下了大错,理应受罚。”
“你这趟去幽州肩负重任,既要遏制王忠嗣独揽河北的军政大权,免得他滋生野心;还要与他搞好关系,哄着他为朝廷出力,联合安守忠共灭渤海国,朕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
李瑛再次拍了拍李泌的肩膀,寄予厚望。
李泌郑重的应诺:“承蒙陛下器重,臣一定不辱使命!”
“那臣就不叨扰陛下了,就此告退!”
李泌躬身告退,表情凝重的离开了含象殿,只留下李瑛一人走到地图前苦苦思索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