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集 蒙恬断案(2 / 3)

加入书签

终于到了李家庄的田间。

此时正是粟苗生长的旺季,绿油油的粟苗没过了脚踝,微风一吹,泛起层层绿浪。

李老实指着两块田地中间的田埂,对蒙恬道:“蒙伍长,您看,就是这道田埂。

去年的时候,这田埂还在那边,离我家的地边有两尺远,现在却挪到这里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蒙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道田埂是用泥土夯筑的,看起来确实有些新土的痕迹,与旁边的旧土颜色不同。

他蹲下身,用手指捻了捻田埂上的泥土,又看了看两边的粟苗——李老实这边的粟苗长得整齐,而张老三那边的粟苗,靠近田埂的地方却有些杂乱,像是刚被人踩过。

“里正,您还记得这两块地的地界原本在哪里吗?”

蒙恬问道。

里正点点头,叹了口气:“记得。

去年秋收后,我还帮着他们两家重新确认过地界,当时我用石灰在田埂边画了一道线,就在现在田埂往西半尺的地方。

后来听说张老三想扩自家的地,还跟李老实吵过几句,我当时还劝过他,说地界是官府定的,不能随便动,没想到他还是……”

张老三听到这里,脸色彻底白了,却还是强撑着道:“里正,您记错了吧?我可没跟他吵过……”

“是不是记错了,量一量就知道了。”

蒙恬打断他的话,让衙役拿出木尺,“从李老实家的地西边开始量,量到张老三的地东边,看看总共有多少亩。”

衙役立刻拿起木尺,沿着田地的边缘开始丈量。

里正在一旁帮忙记数,蒙恬则站在田埂上,目光紧紧盯着衙役的动作。

李老实攥着拳头,紧张地看着木尺,手心都冒出了汗。

张老三则低着头,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片刻后,衙役停下了动作,对蒙恬道:“蒙伍长,量完了。

李老实家的地,从西边的渭水支流到中间的田埂,总共是两亩半;张老三的地,从田埂到北边的官道,总共是三亩半。

可根据田契和里正的备案,李老实家该是三亩,张老三家该是三亩才对。”

“这么说,张老三确实多占了李老实半亩地?”

蒙恬看向张老三。

张老三的脸涨得通红,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周围闻讯赶来的村民们也纷纷议论起来:“原来是张老三挪了田埂,占了李老实的地!”

“真是不像话,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能做这种事?”

“蒙伍长公正,这下可算把事情查清楚了!”

在众人的目光下,张老三再也撑不住了,“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蒙伍长,我错了!

我不该贪心,不该挪田埂占李老实的地!

我也是一时糊涂,想着家里人口多,多一亩地就能多收点粮食,才做了这种蠢事!

您饶了我吧,我现在就把田埂挪回去,把地还给李老实!”

蒙恬看着他,神色严肃:“知错能改固然好,但律法不容私情。

根据商君新法,‘侵占民田者,归还田亩,罚粟米五十石’。

你占了李老实半亩地,不仅要立刻把田埂挪回原来的位置,归还土地,还要在三日内缴纳五十石粟米,作为惩罚。

这五十石粟米,一部分上交县衙,一部分补偿给李老实,弥补他这段时间的损失,你可有异议?”

张老三连忙点头:“没有异议!

没有异议!

我一定照办,三日内肯定把粟米交上来,把地还给李老实!”

李老实听到判决,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在地上给蒙恬磕头:“多谢蒙伍长!

多谢蒙伍长为我做主!

您真是个公正的好官啊!”

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鼓掌叫好:“蒙伍长断案公正,不偏不倚,真是好样的!”

“有蒙伍长在,咱们老百姓的冤屈终于能伸了!”

“不愧是大秦的将士,不仅打仗厉害,断案也这么公正!”

蒙恬连忙扶起李老实,对众人道:“大家不用客气。

维护百姓的权益,是我身为秦军伍长的职责,也是商君新法的本意。

新法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犯了错,都要按律处置;无论谁受了冤屈,都能得到公正的判决。

以后大家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尽管去县衙找我,只要是合理的诉求,我一定尽力帮忙。”

说罢,蒙恬又让衙役和里正留下来监督张老三挪田埂,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返回县衙。

路上,百姓们还在议论着刚才的断案,对蒙恬的称赞声不绝于耳。

蒙恬走在人群中,听着百姓们的夸赞,心中却没有丝毫骄傲——他知道,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商君变法,为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秦越来越强。

而他作为秦军的一员,不仅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更要在地方上维护好百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