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集 旧贵族的反扑(3 / 4)
鼠,总在暗处窥伺,以为咬断了他这根梁柱,新法的大厦就会崩塌,“处理干净些,莫让血迹污了百姓的路。”
车驾重新启动时,卫鞅撩开车帘一角。
晨光已洒满整条巷子,石和书的尸体被护卫拖到墙角,墨的嘴角还残留着黑血,那把淬毒的匕掉在地上,黑珍珠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他突然想起前日去市集,看见个卖菜的老妪对着新法的布告落泪——她儿子因军功得了爵位,终于能娶上媳妇了。
“赵成,”
卫鞅轻声说,“去库房取些钱,给这三个刺客的家人送去。”
赵成愣了一下:“商君,他们是来杀您的……”
“他们也是受人所迫。”
卫鞅的目光掠过巷口的老槐树,树叶上的露珠正往下滴落,“石的儿子在修渠,派人寻回来,让他回家务农;书的学堂被拆了,在学宫给他安排个职位;墨的老娘……送去渭水边的养老院吧。”
赵成沉默着应了声“是”
,转身吩咐护卫去办。
他跟着卫鞅多年,知道这位商君看似铁面无私,心里却藏着片柔软的地方。
当年新法初行,有人私自酿酒被抓,按律当斩,可卫鞅见那人是为了给病重的母亲筹药钱,最终只罚了他徭役三月。
车驾行到望夷巷口时,突然被一群百姓拦住了去路。
为的是个拄着拐杖的老农,看到卫鞅的车驾,立刻跪了下去,身后的十几个百姓也跟着跪倒一片。
“商君,您要保重啊!”
老农声泪俱下,“昨日听闻有人要加害于您,俺们连夜赶来护着您!”
卫鞅连忙下车扶起老农。
这是城西的佃户王二柱,去年因新法得了三亩私田,秋收时特意送来一筐新米,说那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吃自己种的粮食。
“老人家快起来,”
卫鞅的眼眶有些热,“有赵成他们在,没事的。”
“可那些贵族……”
王二柱还想说什么,却被卫鞅按住了手。
“新法在,商君就在。”
卫鞅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百姓都安静下来,“只要大家信新法,守新法,秦国就乱不了,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百姓们看着卫鞅清癯却坚定的脸,突然齐声喊起来:“商君千岁!
新法万岁!”
喊声震得巷口的槐树叶簌簌作响,惊飞了树上栖息的麻雀。
卫鞅重新上车时,衣襟已被百姓们的泪水打湿。
他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
这些年他得罪了太多人,甘龙骂他“酷吏”
,公子虔恨他“寡恩”
,连新君驷有时看他的眼神都带着疏离——毕竟,当年是他按律处罚了太子的师傅,也就是公子虔和公孙贾。
可此刻,听着车外百姓们自的护送声,他突然觉得一切都值了。
那些通宵达旦修订的律法,那些与旧贵族的唇枪舌剑,那些被人唾骂的日日夜夜,都在这声“新法万岁”
里有了归宿。
四、朝堂风云
早朝的钟声在宫阙间回荡时,甘龙正站在丹陛之下,看着新君驷的龙椅。
少年天子今日穿着玄色朝服,腰间的玉带衬得他身形愈单薄,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藏着渭水的波光。
“启禀陛下,”
甘龙出列上奏,声音里带着刻意压制的得意,“昨日商君在途中遇刺,幸得护卫得力才免于难。
臣以为,此事定是反对新法的乱民所为,可见新法已失民心,当暂罢新法以安天下。”
他话音刚落,公子虔立刻出列附和:“老太师所言极是!
卫鞅变法,搞得天怒人怨,如今竟有人要取他性命,若再不改弦更张,恐生民变!”
他故意提高声音,黥过的脸颊在朝服映衬下更显狰狞,“臣恳请陛下,废除新法,诛杀卫鞅以谢天下!”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支持新法的臣子纷纷反驳,说刺客定是旧贵族所派;反对新法的则趁机煽风点火,说卫鞅专权,早已引得天怒人怨。
两方争执不休,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龙椅上。
新君驷始终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上的青铜镇纸。
他想起昨日赵成的密报:刺客口中搜出了公子虔府中特有的香料,那把淬毒的匕,刀柄上的黑珍珠来自公孙贾的封地。
他还想起昨夜去卫鞅府中探望,看到的那卷染了血的《军爵律》——卫鞅竟在遇刺后,还连夜修改了其中三条条文。
“都静一静。”
新君的声音突然响起,不大,却带着种奇异的穿透力,让喧闹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他目光扫过阶下的群臣,最后落在甘龙身上,“老太师说新法失民心,可有证据?”
甘龙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巷陌间百姓议论纷纷,皆言新法严苛,不堪忍受……”
“是吗?”
新君突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少年人的狡黠,“可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