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集 列国的震动(2 / 3)

加入书签

使求见。

&0t;内侍的声音带着慌张。

&0t;见什么?&0t;韩昭侯捏着桐叶,叶脉在掌心硌出细碎的疼,&0t;赵雍想让咱们再合纵?上次联军刚到河西,秦军的细作就把咱们的粮道摸透了。

&0t;

&0t;可秦国占了河西,离新郑只有五百里。

&0t;相国申不害的声音有些颤,&0t;卫鞅的锐士,五日就能兵临城下。

&0t;

韩昭侯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苦:&0t;还记得吗?当年咱们笑话秦人不会种稻,现在他们的粮仓比咱们的满。

咱们笑话秦人不懂礼乐,现在他们的士兵比咱们的勇猛。

申相国,你说这是为什么?&0t;

申不害望着宗庙的匾额,上面的&0t;韩&0t;字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0t;因为他们变法彻底。

咱们还在学周礼,他们已经在练新军了。

&0t;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0t;彻底&0t;韩昭侯将桐叶捏碎,碎片从指缝漏下去,&0t;彻底到连公族的封地都敢收。

卫鞅这是在刮骨疗毒啊。

&0t;

远处传来编钟的声音,是祭祀的礼乐。

韩昭侯忽然不想进去了,他想起卫鞅说的&0t;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0t;,那些话当时听着刺耳,现在却像钟鸣一样震心。

&0t;告诉赵使,&0t;韩昭侯转身往宫外走,&0t;韩国累了,想歇几年。

&0t;

申不害跟在后面,看着国君的背影。

他忽然觉得,那片被捏碎的桐叶,像极了现在的列国格局——曾经的枝繁叶茂,正在被西来的风吹得七零八落。

四、咸阳的灯火(注:此时秦都仍为栎阳,此处为列国视角中的象征)

赵国的驿馆里,赵肃侯的密使正对着地图呆。

卫鞅击败联军的消息传来,邯郸的朝堂炸了锅——那个被他们当作后院的西陲,竟变成了猛虎。

&0t;大人,秦国的税吏来了。

&0t;随从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木盒。

密使打开一看,里面是块方方正正的秦半两,还有张纸条:&0t;商君说,赵若愿互市,秦以铁器换皮毛。

&0t;

&0t;铁器?&0t;密使拿起秦半两,黄澄澄的铜面上刻着&0t;重十二铢&0t;,比赵国的刀币规整多了,&0t;他们连钱币都这么较真。

&0t;

随从低声道:&0t;街上的百姓说,商君的法比秤还准。

偷一文钱,就要罚去修城墙。

&0t;

密使走到窗边,望着栎阳城里的灯火。

和邯郸不同,这里的灯是连成一片的,从南街一直亮到城外的军营。

他想起白天在市集上,看见个卖菜的老秦妇,算账比赵国的商人还快。

&0t;难怪他们能赢。

&0t;密使喃喃自语,&0t;咱们还在争论该不该变法时,他们已经把法刻在石头上了。

&0t;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

密使将秦半两揣进怀里,那冰凉的金属贴着胸口,像块提醒他清醒的冰。

五、洛阳的周室月

周天子的寝殿里,一盏孤灯如豆。

周显王对着案上的青铜爵呆,爵上的铭文还是成王时期的,说要&0t;封建亲戚,以藩屏周&0t;。

可现在,那些亲戚的封地,正在被一个曾经的藩属蚕食。

&0t;秦使求见。

&0t;内侍的声音比蚊子还轻。

显王叹了口气:&0t;宣吧。

&0t;他知道,这次来的不是求册封的蛮夷使者,是来通知周天子——天下变了。

秦使穿着黑色的朝服,举止有度,不像传闻中的粗鄙。

他献上的礼物很简单:一车秦国新产的丝绸,一匹河西的良马。

&0t;寡君托臣转告天子,&0t;秦使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0t;秦国愿重修崤山古道,方便周室与秦地通商。

&0t;

显王看着那匹良马,毛色亮,比西域进贡的还神骏。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太傅指着舆图说,秦是周的养马奴。

现在,养马奴的马,比天子的还壮。

&0t;知道了。

&0t;显王挥挥手,&0t;回去告诉秦君,周室祝他国泰民安。

&0t;

秦使走后,显王走到窗前。

月亮正圆,照在洛阳残破的城墙上,像一层薄霜。

他想起《周礼》里说的&0t;天下共主&0t;,忽然觉得那四个字,比殿外的霜还冷。

六、风起函谷

卫鞅站在函谷关的箭楼上,望着东方。

斥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