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集 游击小队出击(1 / 2)
夜袭户籍处:烽火红荆镇
一、寒星下的集结
夜色像浸透墨汁的绒布,严严实实地盖在华北平原上。
距离红荆镇三里外的乱葬岗子,枯黄的蒿草在夜风里簌簌抖,五道黑影如壁虎般伏在破败的墓碑后,枪口上的刺刀映着一星寒月。
“都把表对好,”
队长陈铁头压低声音,指节敲了敲怀表玻璃,“丑时三刻动手,留一刻钟撤到镇西老槐林。
顺子,再说说岗哨位置。”
蹲在最右侧的年轻战士顺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从怀里摸出揉皱的草纸:“登记处在镇十字街拐角,青砖瓦房带个小跨院。
正门俩岗哨,穿黑棉袄的是伪军,戴钢盔的是鬼子。
跨院后墙根有个狗窝,昨儿我看见喂狗的扔了半块窝头——”
“狗叫是麻烦。”
副队长李大刀摩挲着背上的鬼头刀,刀鞘蹭过枯草出细微的声响,“我带哑药了,撒在窝头里。”
陈铁头点点头,目光扫过队员们:王瘸子握着两把驳壳枪,绷带裹着的伤腿在寒夜里微微颤;老烟枪揣着油纸包的火硝,烟袋锅子早被捏得滚烫;顺子怀里鼓鼓囊囊,塞满了浸过煤油的破布。
这五个人,是县大队挑出来的“夜猫子”
,专啃硬骨头。
“记住,”
陈铁头的声音像冰碴子,“只烧户籍册,不恋战。
鬼子的巡逻队丑时末刻从西街过,咱们得在他们屁股后面溜走。”
他顿了顿,想起三天前接到的密信——日伪要搞“良民证”
,把全镇百姓像牲口一样钉在户籍册上,“这把火,得烧在鬼子的心窝子上。”
二、潜行入镇
梆子声敲过二更,更夫的吆喝在寂静的街面拖出长腔:“夜——半——三——更——,防——火——防——盗——”
声音未落,更夫就被老烟枪捂住嘴按在墙根,陈铁头塞给他一块大洋:“躲屋里别出声,天亮再报官。”
五人贴着墙根疾走,青石板路在鞋底出轻微的“嗒嗒”
声。
红荆镇因盛产荆条得名,此刻荆条编成的篱笆在夜风里摇晃,像无数伸出的枯手。
快到十字街时,顺子突然拽住陈铁头,指着墙角阴影:“看,狗!”
一只瘦骨嶙峋的狼狗趴在跨院墙根,喉咙里出威胁的低吼。
李大刀猫腰摸出窝头,上面暗褐色的哑药在月光下几乎看不出痕迹。
他把窝头扔到狗嘴边,狼狗嗅了嗅,猛地叼起来大嚼。
众人屏住呼吸,直到狗呜咽一声歪倒在地,才长舒一口气。
正门的岗哨正缩着脖子跺脚,伪军往手心哈着白气:“他娘的,这鬼天气,比俺老家的婆娘还冷——”
话没说完,李大刀的鬼头刀已经抹过他的脖子,温热的血溅在陈铁头手背上。
另一个鬼子刚要拉枪栓,王瘸子的驳壳枪顶住了他的太阳穴,“噗”
一声闷响,子弹钻进颅骨。
“撤岗哨!”
陈铁头打了个手势,老烟枪和顺子迅把尸体拖到暗处,用荆条盖住。
李大刀掏出铁丝捅锁,铜锁“咔哒”
一声开了,门轴出令人牙酸的“吱呀”
声。
三、烈焰焚册
登记处正堂摆着几张破木桌,墙上贴着“大东亚共荣”
的标语,墨迹在油灯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陈铁头用手电筒扫过桌面,只见叠放整齐的户籍册上写着“红荆镇良民登记表”
,每页都按满了血红的指印。
“在这儿!”
顺子压低声音,指着里间的木门。
老烟枪一脚踹开,里面堆满了一人高的木架,架上全是蓝布封皮的册子,封皮上用毛笔写着各村的名字:“王家村”
“李家屯”
“红荆镇正街”
。
“快!”
陈铁头抓起册子往地上扔,顺子和老烟枪把浸了煤油的破布塞进册页间。
李大刀掏出火折子,“滋啦”
一声吹燃,火苗舔上煤油布,“轰”
地一下腾起半人高的火墙。
火焰瞬间吞噬了木架,蓝布封皮卷成黑灰,毛笔字在高温中蜷曲、消失。
陈铁头看着跳跃的火光,仿佛看见无数百姓的脸在火中浮现——被日伪逼得卖儿卖女的张老汉,被强征劳工的年轻后生,这些名字一旦被钉在户籍册上,就再也逃不出鬼子的掌心。
“撤!”
火舌舔到房梁时,陈铁头低吼一声。
众人猫腰冲出里间,正堂的木门已经被火烤得变形,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王瘸子举枪打碎窗棂,率先翻了出去,突然低喝:“有人!”
四、暗夜脱身
西街方向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手电筒的光柱在街角晃动,日语和汉语的叫骂声混在一起:“什么的干活!”
“快!
登记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