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我们下去(1 / 2)
坐在他对面的唐宛如,正在用平板电脑翻阅着一份关于罗曼诺夫王朝珠宝流向的报告。
听到这话,她抬起头,看了叶远一眼,嘴角弯起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她对驾驶座后方的伊戈尔,做了一个手势。
“唐女士,”
伊戈尔通过内部通讯器回应,“我们已经进入坐标五公里范围。
地面渗透雷达和高光谱成像仪,都没有任何现。
地下一百米内,全是完整的,花岗岩层和永久冻土。”
“继续前进。”
唐宛如说。
半小时后,车队停了下来。
坐标的终点,是一片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的林间空地。
几棵巨大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像沉默的哨兵,矗立在雪地里。
阿尔法小组的成员们下了车,迅散开。
他们拿着各种造型奇特的探测设备,在雪地里来回扫描。
空气冷得像凝固的玻璃,呼出的白气,瞬间在防寒面罩上结成冰霜。
十分钟后,伊戈尔走回车旁。
“报告,没有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
磁场,重力场,一切正常。”
唐宛如看向叶远。
叶远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那股刀子般的寒风,让他身上的那件定制探险服,表面的石墨烯涂层,出了轻微的,类似绸缎摩擦的声响。
他没有理会那些高科技设备。
他走到空地中央,抬头看了看那几棵落叶松的树冠。
然后,他绕着其中最大的一棵,走了一圈。
他停在树干的北侧,伸出手,用指尖,在粗糙的树皮上,轻轻拂过。
那里,几乎看不到任何冰霜的痕迹。
“伊戈尔,”
叶远没有回头,“让你的人,检测一下这棵树底下,三十厘米处的,土壤成分。”
伊戈尔愣了一下,但还是立刻下达了命令。
一个队员拿着一支探针式的分析仪,插进了树根下的冻土里。
几秒钟后,他看着分析仪屏幕上的数据,出了惊疑不定的声音。
“指挥官……这里的土壤,二氧化硅和硅酸钙的含量,比周边区域,高了百分之八百。
这……这是混凝土风化后的成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叶远身上。
“地下设施的通风系统,会排出带有热量的气体。”
叶远指了指那棵光秃秃的树干,“热气,会顺着树根的缝隙,逸散到地表。
虽然极其微弱,但足以让这棵树北侧树皮上的冰霜,升华度,比其他地方快百分之三。”
“而通风系统排出的,不仅仅是热气。”
叶远蹲下身,捻起一点几乎看不见的,灰色的粉尘,“还有,建筑材料的,微粒。”
伊戈尔看着叶远,眼神里,已经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一种,近乎对自然现象的,畏惧。
“入口在哪里?”
唐宛如走下车,来到叶远身边。
叶远站起身,走到三棵落叶松正中央的位置。
他用脚,在厚厚的积雪上,画了一个圈。
“在这里。”
阿尔法小组立刻开始清理积雪。
很快,一块直径约三米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伪装金属板,暴露了出来。
金属板上,没有任何缝隙,没有把手,没有密码盘。
光滑得像一面镜子。
队员们用上了激光切割机,却连一丝痕迹都无法留下。
“这是钛钨合金。”
伊戈尔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挫败感,“用我们现有的设备,切开它,需要至少四十八个小时。”
唐宛如看向叶远。
叶远从她随身携带的一个恒温手提箱里,拿出了那枚,叫“西伯利亚之路”
的法贝热彩蛋。
在西伯利亚苍白的日光下,彩蛋上那条代表着铁路的银线,闪着冰冷的光。
叶远没有去欣赏它的工艺。
他用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那个纯金火车头模型上,一个,直径不到一毫米的,毫不起眼的车轮。
那个,用“铱”
金属,打造的车轮。
他顺时针,转了三圈。
然后,逆时针,转了半圈。
一阵极其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嗡鸣声,通过冻土,传了上来。
那块坚不可摧的钛钨合金板,无声地,缓缓地,向地下沉去。
一个深不见底的,垂直的,圆形通道,出现在众人面前。
一股,冰冷的,干燥的,混合着臭氧和陈旧金属味道的空气,从洞口,喷涌而出。
那不是自然界该有的味道。
那是,被封存了半个世纪的,科学的味道。
唐宛如看着那个漆黑的洞口,她没有问叶远是怎么知道那个开启顺序的。
有些问题,不需要答案。
“我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