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笼盟(2 / 3)

加入书签

见?”

李密挑眉问道,带着几分审视。

风摇子羽扇轻摇,侃侃而谈:

“盟主之位,权责过重,易生嫌隙。不若效古之合纵连横,成立一‘反隋之盟’。不设独主,而设一‘盟侯议事会’,在座诸位首领,皆为盟侯,平起平坐。”

“平起平坐?那遇到事谁说了算?”

刘季真嚷道。

“问得好。”

风摇子眼中闪过狡黠之光,“自然是……议事会说了算。凡有决策,由诸位盟侯共同商议,少数服从多数,如此最为公平。”

“那要是人多的欺负人少的怎么办?”

窦建德冷冷问道,一针见血。

风摇子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从容不迫:

“夏王所虑极是。故而,为显绝对公平,每位盟侯虽地位平等,但根据其对反隋大业所能贡献之力量——诸如兵力多寡、地盘丰瘠、财富厚薄——其建言分量亦当有所不同。可设定‘议权票数’,实力雄厚者,票数自然多些,如此做出的决策,方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令人信服。”

此言一出,帐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激烈的哗然!

“放屁!这他娘的叫平等?老子不服!”

刘武周第一个跳起来。

“哼,巧立名目!还不是谁拳头大谁说话响?”

梁师都嗤笑。

李密却若有所思,若按此规则,他与李渊、窦建德当属第一梯队,似乎……可行?

李渊眉头紧锁,快速权衡,此法虽未能让他直接成为盟主,但若能获得最多票数,实则隐为盟主,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窦建德面色阴沉,这规则明显对地盘兵力不如李渊的他不利。

风摇子任由他们争吵,只是微笑补充:

“至于各位盟侯具体票数几何,此事关乎联盟公正,贫道愿作为中人,邀几位各方皆认可的名士宿老,组成一公正评议团,根据大家公开的数据,共同核定。鬼谷门下,向来以‘公平’二字立世。”

暗处,李密身后的殇,此刻低声对李密道:

“主公,此议看似公允,实则暗藏玄机。评议团若被操纵,后患无穷。然眼下僵局,或可暂借此打破。我方当力争票数,至少不能少于李渊太多。”

李密微微颔首。

……

于是,一场更加冗长、更加激烈、更加锱铢必较的争吵开始了。

各方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票数”,几乎是赤膊上阵,拼命夸大自己的兵力、地盘和财富,贬低他人。李渊声称自己有精兵二十万(实则包含大量新附杂兵),李密立刻说自己有战将千员、谋士如云(瓦岗老底加上王世充的残部),窦建德则强调河北民心所向,可征粮草无数……刘武周甚至把突厥可能的支援都算成了自己的“实力”。

风摇子则游走其间,时而“公允”地调解,时而“无意”地透露些他人的“虚实”,巧妙地煽风点火,让争吵持续升温。

暗处,殇和他的战友灰影们则不时对李密等枭雄耳语,指出李渊或窦建德数据中的水分,鼓励李密强硬争取。

这场闹剧般的“评级会议”持续了整整两天!最终,在所有人都吵得筋疲力尽、口干舌燥之后,一个极其怪异的“反隋之盟”和“盟侯议事会”规则,勉强出炉:

盟主:虚位空缺。

盟侯:十三路首领均为盟侯。

议权票数:

李渊:五票(实力最强,东道主);李密:四票(瓦岗旧主,实力犹存);窦建德:四票(河北根基深厚,民心依附);刘武周:三票(突厥背景,骑兵强悍);罗艺:三票(幽州铁骑,自成体系);梁师都、刘季真:两票;薛举、杀才、南田汉、孙华、鹿十六:两票;其余更小势力:一票……

决策规则:普通事项过总票数半数(约二十余票)即可;重大军事行动需三分之二以上票数同意。

当这份规则被书写下来,传阅各方时,帐内的气氛诡异到了极点。没有人满意,但所有人都吵累了,且隐隐觉得,这似乎是目前唯一能暂时将他们捆绑在一起的办法。一种强烈的荒谬感和相互制衡下的脆弱平衡,弥漫在每个人心头。

李渊笑得有些勉强,李密面无表情,窦建德眼神更冷,刘武周等人骂骂咧咧却又按下了手印……

“鼠雀会”,就在这片荒唐、猜忌和鬼谷道得意的氛围中,宣告“圆满”结束。

联盟成立了,却更像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而真正的猎手们,正在暗处满意地微笑。

这,简直就像一个拙劣模仿后世“联合国”和“股份制公司”的怪胎!

风摇子看着这群为了几票议权争得唾沫横飞、全然忘了反隋初心的所谓“枭雄”,面纱下的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冷笑。

“要的就是你们互相牵制,要的就是这效率低下、争吵不休的议事机制!如此,鬼谷道方能以仲裁者、调停人的身份,左右逢源,暗中操控!”

而就在这群雄争吵的帐篷阴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