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雷鸣(3 / 3)

加入书签

>

大运河,再次焕发她的勃勃生机,一派繁忙景象。

鉴于东突厥入侵的压力,北方留守府敕命豫州总管府、雍州总管府,开始扩兵。

除了充实地方府郡兵的力量,还将各卫的兵额进行满额补充。

特别是豫州总管府地区,因为河南山东大量的人口流失,出现了许多无主田地。

根据北方政事堂和民部的行文,各地新招府兵的均田,将足量异地划分。

新扩府兵的家属,可持相关地契、户籍、原地官府证明,前往均田坐在之地落契耕种!

同时,新落郡县对于新来移民给与种子、农具等方面的租赁便利。

这时候,工部和民部,推出了第一批面向民间商贾的政府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是水利、道路的建设,灌溉、根据农具的制造!

很快,大隋第一个民间商业工程队成立!

喝下这第一口汤的,是来自雍州总管府治下的一个民间工程队。

冀城姜氏道路工程队!

东主,便是姜维的后人姜宝贵。

施工的工匠及劳力,主要由天水郡一带的汉人、羌人组成。

为了补齐这支工程队在技术上的不足,工部将相关道路修造的吏员,临时租借给姜宝贵,以便其顺利开展工程。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北方留守府说话算话,那些在保护运河、抵抗叛匪战斗中立下功劳、出力甚多的善贾,获得了最为肥厚的工程契约。

同样,他们也如愿从官府手里租赁到了原来搞技术的官老爷,指导他们施工。

……

这一下,原本工部、都水监、将作监等部门中,原本有些臃肿的人员,立时少了不少。

这让那些原本等待进入各部实习、工作的国子监毕业生,很快得到了入职的机会……

未了鼓励专业人才下到郡县衙门,吏部出台新政,凡下到地方郡县的专业人员,薪俸渐次递增!

历史上第一次官阶和俸禄倒挂的制度,首次出现!

……

兴修水利、扩建道路、组建工程队、工程外包、扩兵均田……成为了这一年年底民间最为热闹的话题!

豫州总管府、雍州总管府治下,开展着和全国其他地方迥乎不同的政治、经济、生活局面!

分田,参军,挖渠,修路,安装水车,开挖池塘……

就连各郡的官员,也在走马灯似的进行轮换和调动……

此时,战争的阴云,主要集中在河东、河北、山东北部、江淮、江汉、岭南一带!

其他地区,反而出现了少有的平缓和稳定,朝廷的统治秩序在快速得到恢复。

由于朝廷进一步扩充了运河卫的数量和装备,运河的安全畅通得到了很少的保障。

战事虽隆,但东西南北贸易的脚步未曾停息……

专业装备和军事力量上的差距,让沿途或临近的叛乱者明知不妥和艳羡,却又无可奈何。

这,或许就是所有天下反贼们,最为巨大的战略失误!

大隋朝庭,虽然风雨飘摇,但其行政的触角仍然延续到所有力所能及的地方。

比如,官吏任免,行庸调,道门宣传……

凡事,相同,也不同!

这是一段离奇的华夏历史阶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