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乳儿(3 / 3)

加入书签

就来到了李渊的床前。

突然,就在李渊、李孝恭、裴寂、刘文静诸人众目睽睽之下,李二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的动作!

他鱼跃上床,趴伏在老爹胸前。

……

撩起他的衣襟,吮上乳!

其状,如孺子小儿,甚是萌宠可爱。

李渊的目光,先是吃惊愣神,然后……然后,然后就渐渐变得温柔,如怜儿慈父一般……

地上的三人,彻底懵逼!

后世有史曰《鉴》,简略记载此事。

“二,跪而上榻,吮渊上乳,号恸久之,渊缓不究。”

马邑郡,本朔州。

大业三年,改为代郡,后又改为马邑郡。

其治所,在善阳县,户四千六百七十四,下辖善阳县、神武县、云内县、开阳县四县。

北及云州郡,东接雁门郡,南边是娄烦郡,西边是榆林郡和雕阴郡。

马邑郡,历来对中原王朝的战略意义异常重大。

这,恰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价值所决定的。

研究华夏舆图,就会发现整个太行山以西地区,是由南北相连的人字形珠状盆地所构成。

人字头顶一直向北,达漠南阴山脚下,左边一撇经上党直通关中长安,右边一捺可抵京师洛阳。

而雁门关,就恰好处在人字撇捺的交汇要害之处。

与雁门关一样,为了抵御北来的游牧文明的冲击,偏关、宁武关,平型关,内关等,用长城连珠成线,形成了太行山以南整个华夏地区的第一道防线。

而马邑郡和云州郡,便是横在这道防线前的防御前线和缓冲地带。

北方游牧豪强若要南下,必先克挡在前面的云州和马邑,才能到达这些进入农耕文明政治中心关洛一带的关口门户。

马邑郡,位于桑干河上游,是雁门关险隘的北面藩篱。

北、西、南,三面环高山,中间是地势较低的桑干河平原。

早在战国、秦汉时期,这里就是华夏农耕政权在雁门关外,最重要的养马之地。

先秦时期,秦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在此围城养马,也造就了马邑之名。

汉武帝时候,着名的“马邑之谋”,揭开了西汉王朝北伐匈奴的历史大幕。

做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碰撞最为激烈之地,马邑郡民族众多,多元文化丛生,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的大舞台。

从战国,到秦汉,再到大隋时期,南起雁门关、北至杀虎口,南北商贾已经走出了一条“马邑古道”。

这条古道,连接中原、大漠、中亚、欧洲,是一条稳定而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大动脉,也是北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支。

马邑郡最出名的地方,当然是位于善阳县的马邑城。

这座最早由蒙恬垒石而就牧马据点,一直是南方农耕王朝君主们的重要神经关注节点之一。

秦始皇嬴政,北巡长城的时候,来过这里。

汉武帝刘彻,更是以此地为三十万伏兵的要地,试图诱歼十数万匈奴南下大军。

而突厥人,每况南下,必然会在马邑侵略如火,掠夺这里的马匹、人口、财物。

马邑城,九战之地,死生之地。

此地,历来也是中原王朝安置北方归附、俘虏游牧民族的重要地区。

所以,这里民风彪悍、习俗参杂、崇恶尚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