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魏军(2 / 3)

加入书签

,在殇这个大猪蹄子的刻意策划配合下,这八千内军中,混入了不少“异己分子”!

至于那些中低层的关键位置,一如瓦岗时那样,都被粟末人给渗透和霸占了。

李密设立内军四骠骑,其目的有三。

其一,是创建一支直属能战精锐。

其二,加强对诸军各部控制和震慑。

其三,整合自己的势力,铭定等级。

内军四骠骑之外,便是李密的本营及属于投附百营的设制。

从第一营开始编序,由各归投匪主统帅率其旧部人马。

李密的本营,其实就是内军主力的延伸,就是加上了他自己的亲卫营和幕府。

至于百营,就是诸如运河双雄、济水三煞之类。

这里面,既有当年的隋军降卒,也有慕名而来归附的地方豪侠,还有大量来自农民军的小股武装。

为了严格管理,魏公李密建立了“百营簿”制度。

百营薄,就是军籍军功军饷制度。

一万三千余人,就编成了十个营。

看着唬人,其实人数都很少。

按照李密的意思,这是要先把架子搭起来。

至于人马补充,大家不用操心,魏王自有妙计!

整编完部队,接着就是大规模的“普法教育”!

呵呵,普法,就是将李密的军规、军律生动形象地传播给众位糙汉子们听。

不仅要听,还要保障让他们听懂!

这,可绝对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好在另一边的格谦,不知道在鼓捣啥,除了隔山差五地来一趟请大家喝酒吃肉,就不见动静。

不过如此一来,正中李密下怀。

他要的,可不就是喘息之机?

正好,他利用这个空档,严明军法,让队伍素质来个整体升级!

这,是要爆炸的姿势啊!

眼看着,一个月就过去了……

严肃军纪……

严加操练……

物质笼络……

精神鼓励……

以身作则……

恩威并用……

……

整编、军法,让魏公军的士卒,在组织上开始正式向军队过渡!

以殇、李君羡为首的四骠骑内军集团,开始紧密围绕在李密周围,形成了一股支持魏公军逐渐政权化的秩序力量。

李密,终于确立了自己的班底和部队,也确立了他在自己武装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可惜他并不知道,这不是也不该是他此时应得的全部!

秦琼呢?

程知节呢?

牛进达呢?

吴黑闼呢?

……

好多该有的羽翼,已经被某些人一一剪除。

李密,还是那个李密吗?

或许,自从他走出荥阳城的那一刻,他早就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他了!

李密登任魏公,对手下的亲信将领,进行了大范围的册封。

不值钱啊,随便就发一顶!

因为现在,一穷二白的他,只能给与的是空名,并有没有什么田宅、美女、财宝之类。

唯一的好处,就是大名头!

可即便是这东西玩意,也将众位土包子们乐得欢天喜地。

有的人,立马跪在豆子航的盐碱地里,给祖宗们涕泪祭告。

“先人们,咱家坟头冒了青烟……”

……

他们,终于敲开了王侯将相的高第大门!

凡一军大将,皆册封为上柱国、郡公或柱国、总管等职务。

而那些各部将军,皆是按照大隋的官爵制度,给予显赫名号。

如此爵封犒赏之下,魏公政权的军事核心开始逐渐稳固,这让李密终于可以如臂使指一般指挥军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次整合,魏公军的军事体系基本形成,大权全部集中在了李密手中。

以李密为核心,各部统帅为枝干。

自此,魏公行军元帅府,正式建立!

与李密关系亲近的人,都封了上柱国、郡公,如殇、李君羡、房彦藻、郑颋等。

房彦藻和郑颋,为左右长史,但房彦藻授予了一些兵权。

田留安、周文举、库敖曹、库巴丹、灰熊、杜才干等,为虎贲将军、总管。

邢义期,成为了李密亲卫营总管。

对于百营头领,如水军刘燕匕、李御木、三煞兄弟等豪强游侠之辈,皆授予虎牙将军。

他们独立成营,保留旧部,从属元帅府。

……

如此之下,魏公军初步形成三股力量架构,围绕在元帅府周围。

一是嫡系组成的,战斗力爆表的精锐内军!

二是瓦岗旧部和降军组成的,常规征伐诸军!

三是属于羁縻和归附性质的,土匪豪强百营诸军!

李密,以内军、本营为核心,征伐诸军为羽翼,百营各部为外延,正式构建了他的权力体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