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同空(2 / 3)
,进入大隋的人,只能拿着外籍人口临时经商入境的过所。
在大隋,没有过所,你寸步难行、处处受制。
而即使持外籍经商过所,但要参加各种活动,都会受限。
本人,还得定期去当地的有司,去交费、报备和办理过所延期。
如果过期了,真的真的很麻烦!
羁押是小事,赎罪银也是小事,关键是劳役和遣送出境。
那遣送出境,相当粗鲁!
直接把人押送到天南地北某个边境关口外,一扔!
全然不管你是是萨珊波斯人,还是半岛新罗人……
惨啊!
关内是天堂,关外是地狱!
嘿嘿,扯远了。
只说现在的倭奴国,尚处于与大隋的蜜月期。
虽然它很想获得大隋的对等待遇,虽然对半岛地区的土地垂涎三尺,虽然对大隋文化制度、粟末地的高科技很想霸占……
可是,现在还实力不济,还有许多央求大隋和杨子灿的地方。
最近,大隋准备派遣一批高僧大德,访问倭奴国。
人家推古天皇希望天朝派遣一位皇室贵胄率领,比如像卫王杨子灿啥的。
可是,杨子灿就一个!
目前情况下,是万万分不得身的!
可其他人,谁去呢?
广皇帝和杨侑,很为此发愁!
大隋的东方,就是这个样子。
那么东突厥,都已经被杨子灿秘密渗透、糟蹋瓦解得差不多了!
现在,义成公主,带着自己的部族、孩子、军队,缩居在九十九泉周围。
苏定方苏大嘴、契骨人古思汉(李陵的后代)组成的联军,常驻贝海尔湖,贯通东西,已经击破了绝大部分东突厥的部落。
传统的属国,全部纷纷脱离。
东部的契丹、室韦、奚国、霫族、靺鞨等属国属族,脱离!
北部的契骨、同罗、回纥、拔也古、覆罗等铁勒草原的大部落;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铁勒“诸姓”部落,全部陷落、脱离。
西部的高昌诸国,脱离。
现在的东突厥,重新分裂为三大部族,及阿史那东三雄霍翁家族、安世娜家族、沙钵略家族。
而沙钵略家族,又细分为两股势力。
一股,是以可敦义成公主为主、二儿子叠罗施、三儿子奥射设为辅的沙钵略家族旧势力。
另一股,是以都拔的大儿子南面可汗咄吉世利和长乐公主为主的沙钵略家族新势力。
现在的东突厥,彻底变成一盘散沙。
草原上的反抗力量,基本上在苏定方率领的粟末契骨联合大军持续打击之下,瓦解殆尽。
所以,草原上反倒是变得平静下来。
天神教,发挥了它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宗教对于战争创伤的治愈力,让粟末地政府深刻地认识到信仰、教化的威力。
粟末地中枢省,连续派出以狐、塞满吉为大使的礼部特使团,出访天神教北夏神宫,并深入突厥地进行宗教文化考察。
东突厥如何整合、如何与粟末地合二为一,成为粟末地政府目前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大课题。
不过,现在的东突厥大地,开始劲吹“金羊毛”之风。
广大牧民,第一次开始意识到,自己饲养的羊群,原来这么值钱!
从肉到毛的经济价值焦点转变,让上到部落头人、下到牧奴,经受了一次巨大的思想洗礼!
羊,羊毛,毛纺厂,毛织厂,羊毛产品,羊毛商品……
一队队穿行于突厥大地上的羊毛商贩,踏遍了突厥大地,也把“金羊毛”理论和意义吹的神乎其神。
他们,还带来了细毛绵羊,并留下了丰厚的许诺和财物……
带去了商品,带走了羊毛……
带来了欲望,带走了血性……
金羊毛,正以摧枯拉朽的威力,挖掘着突厥大地上深厚的草原游牧文化基础……
这,是阿布的毒计,也是一个阳谋。
草原民族,离开战马,就成为了羊背上的民族。
他们如此一来,还会是传统意义上的草原民族吗?
东突厥再往北,便是更为寒冷的平原、湖泊、河流。
这儿,就是东欧大平原。
森林众多,沼泽密布,河流纵横。
土质,大多以砂质黏土为主,最肥沃的黑土平原是在平原的西北部。
但那里,现在全部被茂密的荒草和灌木覆盖,是大自然动物们的乐园。
东欧大平原,整体上属于内陆平原,远离海洋。
它的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森林。
这里,当然也有原住民,但人口数少得实在可怜。
他们所有的人口全部加起来,甚至还不如大隋一个中等郡的人口数量。
古东斯拉夫人,古芬兰人,便零星的生活其间。
南方草原上,是游牧为主的远古俄罗斯民族部落,他们素有“液态民族”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