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秃鹫”部队(3 / 3)

加入书签

>而对于大多数步军和普通骑兵来说,三百多斤的负重,实在是一千多里高句丽丘陵山路上,不可承受之重!

这些遗弃粮秣的人数,太多了!

多到了已经无法采取任何惩罚的地步!

法不责众!

当六七成的军队人员,都有遗弃粮秣的罪行时,别说死罪了,连呵斥都不能!

这还要秘而不宣,尽量安抚,并且还得想办法尽快筹粮,以解燃眉之急!

否则,哗变和溃散,近在眼前。

怎么办?

大帐中的九路将军,也一同愁眉不展。

整整一天过去,宇文述、于仲文等人,都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至于紧急向广皇帝告急求援之策,被大家自动忽略!

派出去搜粮的队伍,也大多空手而归!

渊爱索吻的超高压手段,已经将民间的浮粮,绝大部分收归入城。

还能怎么办?

打猎!搜粮!

节食!杀马!

大军,继续开动,但不安的气息已经开始在军中弥漫。

军士们的负担轻了,但心里开始慌乱起来。

高句丽崎岖的山道,水洼,陷阱……让大隋军叫苦不迭。

战马瘸的、病的、瘦的,渐渐不见了!

到达乌骨城下的时候,隋军走不动了。

粮秣已经快耗费殆尽!

此时,鲜卑后裔莫何逻绣支尉支文德。已经坐镇乌骨城。

乌骨城,借山命名,乌骨既是黑色城的意思,又有纪念上古凤凰——三足金乌的意思。

乌骨城,就建筑在乌骨山之上。

而乌骨山,形势突兀峥嵘,如一只凤凰展翅欲飞。

此城,呈簸箕之状,一面依山,三面陡岩拱卫。

它有城门、城墙、哨所、烽火台等,皆依山势而建,易守难攻。

乌骨城城墙全长三十二里,俯瞰呈一鸡蛋形状,有三门。

城分内外,外城沿山脊分段而筑,全用楔形巨石砌筑而成,坚固异常。

以乌骨城如此险拔雄城,宇文述和于仲文两位老将,早就断了攻陷它就粮于敌的念头。

这地方也不能久待!

趁着缩在城中高句丽军不出的机会,大隋派出各路搜猎队,开始大肆搜猎野物,以备军粮。

按说大军缺粮这等机密大事,应该多多保密才是。

可是宇文述和于仲文两人,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肚子的事情,现在才是天大的事情。

打猎、搜粮的事情,很快就被当地猎户,传入乌骨城中的尉支文德耳中!

尉支文德多聪明,不太相信这事!

像富豪的大隋军队,怎么可能发生如此低级的事情?

宇文述和于仲文,那可是久经战阵的老帅,怎么看都是在耍诈。

可是,接连不断传入的消息,也慢慢引起了尉支文德的兴趣。

他亲自乔装出城,就近偷偷观察大隋的情况。

眼前的情况,让他大为吃惊!

这分明是一支营养不良、人疲马乏的军队。而那些四处打猎、搜粮的军士,也个个面带菜色!

大隋军,真的缺粮了!

为什么呢?

他自己也搞不明白!

或者说,他实在弄不明白,大隋军队的粮食都跑哪儿去了!

难道,还有他自己不曾知道的另一支运粮兵马?

不会啊!

所有的军报,都不曾发现有这样一支军队的存在。

倒是零星的传来,许多散布于野的百姓,总是跟在大隋军队废弃营盘上,捡食吃的。

这种事,太正常了!

尉支文德非常清楚,现在在高句丽城池之外,还生活着大量的饥饿百姓。

高句丽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啊!

土地贫瘠,产出无多,这也是高句丽人长期节衣缩食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在渊爱索吻施行浮粮搜归诸城的政令之后,饥饿的人也是遍布于野。

就是那些文人、老者、逃兵、农猎渔之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