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布衣裸行三万里(2 / 3)
霜降节过后,天气明显变得冷冽起来。
干燥清爽的秋天,过去了。
徒泰山的初冬,伴随着大风和低温,如约而至。
层林尽染的山林,绿草萋萋的沼泽,变得干枯凋零。
阿布发派多位联络官,再次将冬季丛林行军六防重申一次。
哪六防?
防洪水和雪崩。
防山石和塌方。
防雷电闪击。
防森林毒虫。
防潮湿风寒。
防火灾烟迹。
特别是第六防,防火灾烟迹。
冬季的徒泰山,就是个大的柴火堆。
不仔细看护和处理篝火,引发遍布森林的大火,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阿布,可不想自己变成一只还没见过世面的烤乳猪!
至于烟迹,在陌生之地,敌情危险不明,很容易就暴露行踪,引起不必要的灾祸和麻烦。
虽然,七百人的队伍,隐藏行迹行军并非易事,但在徒泰山的千里莽林之中,七百人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滴水!
可这一切,如果有了烟迹,就不一样了!
有经验的高手,只要看看烟迹,就能推测出对方的行军路线、行军规模、行军状态……
小心为妙!
又是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天上还飘着零星的雪花。
阿布的中军,又拔营出发了。
沿着一条水流不小的河岸,一直往西走。
大约一个时辰左右,那河水又罕见的向北弯去……
徒泰山南麓的河流,大多和粟末水的流向一样,从徒泰山顶峰汇流而下,然后一路向西。
在汇入那河之前,很少有其他流向的河流存在!
图,带着人,一边有所前进,一边详细记录沿途地形山貌水势情况……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雪,渐渐大了起来,重影大队沿着河道,继续不停的行军。
河水,窜出豁口,猛然落下,拍击着河流中的顽石,泛起白白的泡沫……
一个又一个不规则的深潭,总在拐弯和巨石之间出现……
一朵朵雪花落进去,立马便消失在碧绿的潭水之中……
部队,根本顾不上欣赏这些沿途的风景,只是背负着大大的行囊缓缓而行……
每隔一个半时辰,就会歇息半个时辰,称之为小歇。
而每两个小歇之后,必有一次一个时辰的中歇。
一日,最多有三个中歇。
而在中歇之后,便是大歇,也就是扎营过夜。
阿布,坐在自己的行囊上看着前面传过来的消息。
前面不远处,是两个从中燃烧的木墩火炉,其中一个木墩火炉上的小铜壶,正“咕咕”地冒着热气。
他的周围各处,总是一些整齐排布的这种木墩火炉,而士兵们正是一圈圈围着木墩火炉而坐。
有的,在讲着荤素不忌的故事。
有的,在讲着自己曾经的遭难。
有的,唱着古老的民歌。
有几个圈子,竟然在斗舞,还有在重影中永远缺不了的约架……
一切,闹哄哄的,也显得很有秩序。
每个人,都是自带干粮。
肉干、奶酪、茶、盐巴……
大篝火上的大锅肉块,正在咕嘟咕嘟的汤水中热情地翻滚着!
这些肉,则是扎营后各队猎捕者们,依斥候和前出部队划定的猎区里猎获的野物。
有飞禽,有走兽,还有游鱼……
更有安土人,在低洼处捉来好多还未来得及躲藏冬眠的哈什蟆。
他们将它们洗干净,然后整只的放水里就煮,等看着差不多了,就伸手捞出来便吃。
“林蛙,身材娇小,在前世就叫这个名字。”
阿布看着眼前一个个沉默地蹲在木板子上的小家伙,和旁边树杈上半闭着眼睛的白青说道。
这个时代,完全不像是前世那样,人如牛毛,动物如金。
而是反过来!
动物多如主、人少豆苗稀。
只要花不大的功夫,自然界的猎获,就能轻松解决大家肚子的基本问题。
虽然不尽饱,但是一时也算够了!
重要的是,因为营地始终在移动,所以不存在涸泽而渔、鸟尽林寂的局面。
“还要庆幸,这支队伍基本上都是习惯了丛林生活的人。”
“或许,当走出山林,他们人生的挑战,才算是真正开始!”
阿布看着一个个嬉笑着用晚餐的兄弟,感慨道。
干煨哈什蟆!
这在徒泰山乃至整个大东北地区,是一道很经典也很有传统的硬菜!
“咕咕咕……”
白青似乎也很赞赏,所以它就索性闭上了眼睛。
因为此时的阿布,正在嘴对嘴享受哈什蟆的娇美身子!
林蛙,就是这么一个残暴炸裂的吃法,一口一个,一次入位!
白青的上好鲜鹿肉条,她已经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