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韬光养晦,这个风头不去出也罢(求全订)(3 / 4)

加入书签

把写好的《黄土高坡》剧本,交给西影厂。

    到时少不得还要跟西影厂的编剧导演,碰个头。

    到时也不清楚会逗留耽误几天,保守估计可能的年十二才能到燕京。

    这也是程学民回来路过省城,并没有顺道过去,而是选择先回家,等回去的时候再路过去一趟。

    这么一来的话,回来可就十天整。

    所以!

    让姐姐跟姐夫带着娃,一起去燕京备考今年高考的事,程学民已经跟他姐和姐夫提了!

    可老姐跟姐夫一时为难也拿不定主意,在考虑。

    但程学民给他们考虑的时间不多,老舅这边搞好后,他得马上就走。

    当然他带着爸妈先过去,老姐跟姐夫考虑好了,后一步过去也不是不可以。

    但程学民担心,他不在身边的话,他老姐跟姐夫有顾虑,就不去了!

    那错过这个村,可就真的没有那个店了。

    因为程学民知道!

    恢复高考后的头三届,是最好考的啦,对于他来说,对于他老姐跟姐夫来说。

    因为这头三届考的基本都是初中知识,少量高中知识。

    他老姐跟姐夫在程学民填鸭式的恶补之下,只需要把初中知识考点的分数拿到,不说省城重本,一个好点的大专是肯定跑不了的。

    但头三届往后,高中生也陆续恢复跟上,成了高考绝对主力军后,高考的考点难度就直接提升了好几个。

    像他老姐一个初中生,他姐夫只上了一年高中的,想要再参加高考考上大学,即便是一个大专,也几乎机会渺然完全不可能。

    除非他姐姐跟姐夫抛下一切,从高一开始重新读高中,三年后再考。

    可现实吗?

    现在让他们跟着去燕京,恶补小半年都迟迟疑疑,让他们再读个高中三年就更加不可能了。

    所以机会对于他姐跟姐夫来说,可能就今年的唯一一次啦!

    跟着程学民去燕京,保他们夫妻两个一个大专,是绝对跑不了的。

    即便是一个师范中专,等毕业了程学民也有那个能力,把他们夫妻两个留在城里教学,这不比在村小当一个民办老师强?

    程学民突然在饭桌上问及这个事,程父程母也都是看向自己女儿女婿。

    程父更是直接拍板说道:“去!学民在燕京买房了,光屋子就有十几间,能没你们两个住的地方?”

    “学民不是说了吗?!只要秀你们两个去,他跟家幼就有信心保你们两个都考上大专,为什么不去?”

    “你们考上了大专,等毕业后就是直接吃皇粮,不比你们现在好?”

    “你们还想跟额跟你娘这样,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刨食吃啊?”

    所谓皇粮,就是吃国家的商品粮。

    这是这个年代所有农村年轻人,做梦都不敢想的!

    因为这个年代,农村人想要吃上国家的商品粮,除了考大学就根本没有其他的路。

    就是现在!

    别看他好大儿程学民是什么先锋,名头响着呢,连市里县里都下来了,但依旧还是个农村户口,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