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刘璟的围魏救赵之策(2 / 3)

加入书签

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若他高欢、高澄真敢不顾根本,狠心不回援……那正好!

本王就率领这五万铁骑,横扫整个河北!

将齐国的粮仓、钱帛、人口,尽数掳掠一空!

我要让高欢明年开春,面对的是一个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河北!

让他治下的百姓,只能拖家带口,南下到他青州大营外去要饭!

看他这个齐主,还如何做得安稳!”

这番话,霸气十足,更带着一丝冷酷的决绝。

王思政和李虎听得心潮澎湃,同时也感到一股寒意。

他们彻底明白了刘璟的决心——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解围,更是一次趁你病要你命的战略豪赌!

要么逼你回援,要么直接掏了你的老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人再无犹豫,同时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大王深谋远虑,末将等心悦诚服!

必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

第二天清晨,河内大营,旭日东升,却难掩凛冬寒意。

五万汉军轻骑兵已列队完毕,人衔枚,马裹蹄,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刘璟一身玄甲,披着赤色大氅,立于阵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战意的面孔。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开拔,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向西滚滚而去,目标直指——邺城!

行军队伍中,诸将兴致高昂。

这次随刘璟出征的,多是汉军中的少壮派将领。

若在平时,他们或许只能统领千人以下的部队,但如今汉军大将如贺拔岳、慕容绍宗、独孤信等都在外征战或镇守要地,这才给了他们独领一军、建功立业的难得机会。

一想到此次是要直接突袭北齐的都城邺城,每个人都感觉热血沸腾,仿佛功名利禄已在眼前。

尤其是蔡路养和徐度这两位出身南方的将领,更是激动不已。

他们归附汉国时间不久,能得此重任,心中充满了知遇之恩和证明自己的渴望。

蔡路养这次出征,还悄悄带上了一个人——他的妻侄,年仅十岁的萧摩珂(这里让他提前出场)。

此子虽年幼,却天赋异禀,身高已近五尺四寸(约合现代16米),臂力惊人,远同龄人。

此刻,萧摩珂骑在一匹特意为他挑选的温顺战马上,兴奋地左顾右盼,对身边的姑父蔡路养说道:“姑父!

没想到你第一次随军出征,就能参与突袭邺城这样的大场面!

您可一定要好好表现,多立战功啊!”

小家伙语气老成,眼中闪烁着对战场的好奇与渴望。

蔡路养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侄儿,眼中满是宠溺,但语气却故意板着:“臭小子,跟紧我,不许乱跑!

听到没有?要不是你在家里上房揭瓦,把你姑母气得头疼,我才不带你出来遭这份罪!”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想让这天赋异禀的侄儿早些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

一旁的徐度闻言,笑着打趣道:“蔡兄,你就放心吧。

摩珂这孩子我看着就机灵,到了战场上,我帮你一起看着他,保准没事!”

萧摩珂见两位叔叔都把自己当小孩子看,有些不服气,鼓起腮帮子,挥舞着小拳头叫嚣道:“徐叔叔,姑父!

你们少瞧不起人!

等我到了河北,定要亲手擒一个齐军大将给你们瞧瞧!

让你们知道我萧摩珂的厉害!”

童言稚语配上那认真的表情,逗得蔡路养和徐度哈哈大笑,全然没把这孩子的“豪言壮语”

放在心上。

另一边,性情彪悍的贺若敦则与以勇力着称的刘桃枝并辔而行。

贺若敦用马鞭轻轻敲了敲刘桃枝的臂甲,低声道:“桃枝,敢不敢跟我打个赌?看谁先带兵攻破邺城门!”

刘桃枝冷哼一声,眼中战意燃烧:“有何不敢?赌注是什么?”

“就赌你新得的那匹西域宝马!”

“好!

你若输了,你那柄大夏龙雀刀就归我!”

“一言为定!”

而与这些摩拳擦掌的将领不同,慕容三藏和刘雄则显得沉默许多。

两人都是初次独领一军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战略行动,心中既有兴奋,更多的则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明白彼此的想法:少说多看,谨遵王命,做好分内之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先锋官吴明彻策马靠近副帅李虎,望着前方刘璟那挺拔而坚定的背影,忍不住低声感叹道:“李帅,大王此番用兵,胆子也忒大了点吧?直接就奔着邺城去了?那可是北齐都城啊!”

李虎捋了捋短须,脸上露出追忆往昔的神情,笑着低语道:“明彻,你有所不知。

当年晋王(指尔朱荣)在位时,曾委派主公出任相州刺史,那邺城,说起来,也算是咱们主公经营过的地方,城防虚实,人情地理,主公心中自有丘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