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大汉薅羊毛战术(2 / 3)

加入书签

t;

长孙俭躬身道:&0t;臣恭听大王高见。

&0t;

刘璟手指地图上的北方边境:&0t;这几年我们重心一直对内战争,突厥崛起的势头强劲。

我一直思考如何遏制其展,但出兵远征代价太大。

如今&0t;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0t;我们可以在边境开设互市,高价收购羊毛。

&0t;

贾思勰不解:&0t;大王,我们要那么多羊毛做什么?&0t;

长孙俭却已经明白过来,接口道:&0t;思勰,你想想,若突厥牧民见羊毛有利可图,必然会大肆饲养白绒山羊。

而牧民精力有限,他们就必须减少肉羊的饲养&0t;

&0t;如此一来,&0t;刘璟接过话头,手指轻敲地图,&0t;长此以往,突厥的食物必会逐渐短缺,更加依赖与我国的贸易。

等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0t;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思勰恍然大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0t;大王英明!

此法不仅解决我国羊毛来源,还能潜移默化地破坏突厥的经济基础,实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计!

&0t;

长孙俭立刻躬身说:&0t;大王,如此妙计,可有名字?&0t;

刘璟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0t;就叫它&039;薅羊毛&039;吧。

&0t;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突厥人在不知不觉中被&0t;薅羊毛&0t;的场景。

然后他摆摆手,对贾思勰说:&0t;思勰,你立即组织人手,研究羊毛处理技术,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去腥和纺线的问题。

庆明,你负责与突厥谈判互市事宜,记住,初期价格可以给高些,要让突厥人觉得养羊比养马更划算。

&0t;

&0t;臣领旨!

&0t;两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激动。

长孙俭犹豫了一下:&0t;大王,若突厥察觉我们的意图&0t;

刘璟微微一笑:&0t;所以我们要双管齐下。

一方面收购羊毛,另一方面继续与突厥进行正常的马匹和皮革贸易,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真实目的。

&0t;

他走到殿门前,望着北方星空:&0t;我要让突厥人在不知不觉中,从马背上的战士变成草原上的牧羊人。

&0t;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明宫偏殿变成了一个奇特的工作坊。

各种羊毛样品、纺织工具和设计图纸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羊膻味。

&0t;大王,这是经过蒸煮去腥的羊毛,&0t;贾思勰捧着一团洁白的羊毛,脸上带着疲惫但兴奋的神情,&0t;腥味已除,但纤维仍然粗糙,纺线时容易断裂。

&0t;

刘璟接过羊毛,仔细查看纤维结构:&0t;试试用梳麻的方法,将羊毛梳理顺直。

或许可以制作一种专门的梳毛工具。

&0t;

几天后,贾思勰兴奋地跑来,手里拿着一个木制工具:&0t;大王,按照您的建议,我们制作了这种梳毛器,梳理后的羊毛柔软多了!

&0t;

刘璟仔细检查梳毛器,提出改进意见:&0t;齿距可以再密一些,这样能梳理得更细致。

&0t;

又经过多次试验,第一匹毛呢终于问世。

长孙俭摸着厚实柔软的料子,惊叹不已:&0t;这比最厚的布衣还要暖和!

而且质地紧密,防风效果极佳。

&0t;

更令人惊喜的是,工匠们按照刘璟的指导,用特制的长针将毛线编织成了第一件&0t;毛衣&0t;。

虽然样式简陋,但保暖效果出奇得好。

贾思勰激动得声音颤:&0t;大王真乃神人也!

谁能想到,昔日无人问津的羊毛,竟能变成如此宝物!

&0t;

刘璟看着这件粗糙但温暖的毛衣,心中升起一股成就感:&0t;思勰,立即在陇西牧场扩大白绒山羊养殖,同时派人到各大工坊推广羊毛处理技术。

&0t;

他转向身边的太监:&0t;王德,让宫内尚衣局先制作一批毛衣,分给守城将士试用。

告诉他们,有任何不适都要立即上报。

&0t;

边境互市很快建立起来。

起初,突厥人对汉国高价收购羊毛的行为大惑不解。

&0t;汉人是不是疯了?&0t;突厥可汗阿史那土门看着第一批换回来的茶叶和铁器,难以置信地问道,&0t;用这些宝贝换没用的羊毛?&0t;

但他的大臣们却认为这是天赐良机:&0t;可汗,汉人愿意用铁器换羊毛,我们何乐而不为?让牧民多养些毛羊就是了。

&0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