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光与影交错五(1 / 2)
深夜·武关县衙内———
盛子新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指尖沾了些唾沫,又翻过一页泛黄的路引文书。
他的官服领口已经松散,额前的碎被汗水黏在皮肤上,显得格外狼狈。
&0t;子新,咱们是不是搞错了?&0t;柳庆猛地将手中文书拍在案几上,震得烛火一阵晃动,&0t;这最近来长安的梁国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咱们这么找无疑是大海捞针啊!
&0t;
盛子新抬起头,看见柳庆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开朗笑容的脸此刻布满阴云。
他理解搭档的烦躁——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六个时辰,眼睛都快看瞎了,却毫无头绪。
&0t;柳兄,稍安勿躁。
&0t;盛子新放下毛笔,活动了下僵硬的手指,&0t;无论是凶杀案,还是假币案,都不是一般梁国百姓能做到的。
我认为肯定是具备官方背景的人。
&0t;
柳庆撇撇嘴,抓起案几上的茶壶直接对着壶嘴灌了一大口凉茶。
&0t;你说得轻巧,&0t;他抹了抹嘴角,&0t;就算是有官方背景,这些人入境用的也未必是真路引。
我听说南梁那边伪造文书的技术比我们这边高明多了。
&0t;
盛子新刚要反驳,忽听县衙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
不多时,门被猛地推开,绣衣卫张戡风尘仆仆地闯了进来,黑色劲装上沾满尘土,显然是星夜兼程赶来的。
&0t;张兄?&0t;盛子新惊讶道,&0t;你怎么——&0t;
&0t;大统领有令,&0t;张戡不等喘匀气息便打断他,&0t;立刻返回长安,武关不用再查了。
&0t;
柳庆眉头紧锁:&0t;为何突然——&0t;
&0t;大统领说你们俩被耍了,&0t;张戡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0t;赶紧回长安,有新的线索。
&0t;说完,他转身就走,靴子上的马刺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柳庆瞪大眼睛看向盛子新:&0t;被耍了?什么意思?&0t;
盛子新摇摇头,迅收拾案几上的文书:&0t;别问了,既然大统领有令,我们即刻启程。
&0t;他心里却翻涌着不安——杨檦从不会无的放矢,说他们被耍了,必定是现了什么关键线索。
三人匆匆出了县衙,翻身上马。
夜色中,马蹄声如雷,惊起路边树上栖息的乌鸦,扑棱棱飞向暗沉的天空。
与此同时,长安城东的中书令府邸内,新任中书令郦道元正襟危坐于大堂主位。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须皆白,但双目炯炯有神,腰背挺直如松。
他面前站着绣衣卫大统领杨檦,一身墨色官服衬得他愈挺拔如剑。
&0t;杨统领深夜来访,有何要事?&0t;郦道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手指轻轻敲击着檀木扶手。
杨檦微微躬身行礼:&0t;打扰郦公休息,实在抱歉。
但有一事,非请教郦公不可。
&0t;
郦道元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0t;郦公可还记得三十年前,&0t;杨檦直视老臣的眼睛,&0t;有一个叛将在梁、魏之间反复横跳,最后不知所踪了?&0t;
郦道元的手指顿住了。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目光变得深远,仿佛穿透时光看向过去。
大堂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燃烧的细微声响。
过了许久,郦道元缓缓开口:&0t;我想到一个人,但是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不确定他是否还活着。
&0t;他顿了顿,&0t;此人行事诡秘,当年留下的线索极少。
&0t;
杨檦突然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0t;是不是夏侯道迁?&0t;
郦道元明显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0t;不错,我想到的正是此人。
&0t;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0t;没想到这个名字会从你口中听到。
夏侯道迁那都是先帝时期的事了。
&0t;
&0t;此人听说在南梁得罪权臣,投降后没多久就辞官隐居了。
&0t;郦道元继续道,&0t;听说他的族侄夏侯夔出任南襄州刺史,官声不错。
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人了?&0t;
杨檦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0t;郦公,实不相瞒,我奉命调查最近的失踪案,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城外的天净寺。
&0t;他走近几步,声音更低了,&0t;我今日一早去见主持普惠,现他的神态,很像我父亲杨猛所提及的故人。
我幼时曾见过父亲辱骂夏侯道迁的画像,隐约觉得二人之间有些神似。
&0t;
郦道元闻言,眉头紧锁:&0t;普惠大师在长安一带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