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敕勒歌七(1 / 4)
夕阳西沉,将老鹰峡两侧的悬崖染成血色,仿佛上天为这片即将见证诡计的战场涂抹了一层警示的色彩。
刘云勒住战马,抬手示意身后的五十名轻骑兵停下。
他的手掌在空中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五十名骑兵如同被同一根线牵引般同时止步,马蹄声戛然而止。
&0t;吁——&0t;刘云轻拉缰绳,胯下那匹名为&0t;追风&0t;的黑色战马打了个响鼻,前蹄不安地刨着地面。
他能感觉到战马的躁动,就像此刻他胸腔中那颗不安分的心脏。
&0t;安静,老伙计。
&0t;刘云俯身在马颈上轻抚,手指穿过浓密的鬃毛。
追风是他从柔然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一匹纯种的草原马,比中原马匹更加耐寒耐劳。
有时候刘云会想,这匹马是否也会思念它遥远的故乡?
刘云翻身下马,靴子踩在松软的落叶上,出轻微的沙沙声。
&0t;就在这里休整。
&0t;刘云低声命令,声音如同掠过树梢的晚风般轻柔,&0t;记住,任何人不准生火,不准大声说话。
&0t;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或沧桑的面孔,&0t;违令者,军法处置。
&0t;
骑兵们默默点头,熟练地将马匹牵入密林深处。
这些士兵都是刘云亲手挑选的,不仅骑术精湛,更重要的是能严守纪律。
在敌境执行任务,一丝疏忽都可能葬送所有人的性命。
刘云靠在一棵粗壮的松树旁,树干上的裂纹像是无数双眼睛,冷漠地注视着这群不之客。
他从怀中掏出一块干粮——硬得像石头一样的杂粮饼,机械地咀嚼着。
干粮碎屑粘在喉咙里,他不得不小口吞咽着水囊中仅剩的清水来帮助下咽。
&0t;校尉,喝点这个吧。
&0t;
刘云抬头,看到老兵张武递过来一个小皮囊。
揭开塞子,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面而来。
&0t;哪来的?&0t;刘云皱眉,但嘴角已经不自觉地上扬。
张武那张被风霜刻满沟壑的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0t;上次在柔然人营地里顺的。
马奶酒,劲儿不大,暖身子正好。
&0t;
刘云摇摇头,却还是接过皮囊抿了一小口。
辛辣中带着微甜的酒液滑过喉咙,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他将皮囊还给张武:&0t;够了,剩下的大家分着喝点,别误事。
&0t;
张武点点头,转身走向其他士兵。
刘云的目光穿过树林间隙,望向远处峡谷入口——那里隐约可见柔然人的哨兵在巡逻。
月光下,那些披着毛皮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游荡。
&0t;校尉,我们真的要唱那歌吗?&0t;年轻的骑兵王仲凑过来,眼中闪烁着不安。
这个来自陇西的少年才十八岁,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稚气,却已经在三场大战中幸存下来。
刘云咽下嘴里的干粮,嘴角微微上扬:&0t;怕了?&0t;
&0t;不、不是&0t;王仲的脸涨得通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刀柄,&0t;只是觉得奇怪,打仗不靠刀剑,反而靠唱歌&0t;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变成了自言自语。
刘云拍了拍他的肩膀,&0t;汉王说过,攻心为上。
柔然人连败数阵,士气低落,此时听到家乡的歌谣&0t;他没有说完,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王仲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刘云知道这个年轻人还需要时间理解战争的复杂。
他自己也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后才明白,有时候一歌的威力,胜过千军万马。
&0t;来,我再教你一遍音。
&0t;刘云指着竹简上的文字,&0t;&039;敕勒川,阴山下&039;,这个&039;川&039;字要成&039;&039;,不是&039;&039;&0t;
树林中渐渐响起低沉的歌声,起初参差不齐,但很快变得整齐起来。
刘云闭着眼睛,仔细聆听每个音符,不时纠正士兵们的音。
这些中原汉子学习柔然语并不容易,但经过这一路的突击训练,大部分人已经能够完整唱出这《敕勒歌》了。
&0t;敕勒川,阴山下&0t;刘云轻声示范,&0t;要唱得悠长,像草原上的风一样。
&0t;他想象着广袤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尽管他从未去过柔然人的故乡,但通过这歌,他似乎能触摸到那片遥远的土地。
夜幕完全降临,星光被厚重的云层遮挡,只有偶尔露出的月光为树林镀上一层银边。
刘云检查了每个士兵的装备,确保马匹的蹄子都裹上了布条。
他亲手为追风绑好蹄布,马儿温顺地用鼻子蹭了蹭他的脸颊。
&0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