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敕勒歌十(1 / 2)

加入书签

晨光初现,敕勒川北坡上弥漫着一层薄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汉军大营。

刘璟站在营帐外,眯眼望向坡下连绵不绝的柔然营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

&0t;大王,信使已经出了。

&0t;军师长孙俭走近,低声禀报。

刘璟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0t;阿那环会相信吗?&0t;

长孙俭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0t;他不得不信。

我们的斥候回报,柔然军中粮草已不足十日之用,士兵们夜夜唱着思乡的敕勒歌。

阿那环现在如同困兽,任何一根救命稻草都会抓住。

&0t;

刘璟点点头,转身望向正在晨练的汉军士兵。

八万将士动作整齐划一,刀光剑影间透着肃杀之气。

他深吸一口气,清晨的空气中混合着青草与铁器的气味,这是战争的味道。

&0t;二弟准备好了吗?&0t;刘璟突然问道,目光依然停留在操练的士兵身上。

&0t;玄甲精骑已整装待,只等大王号令。

&0t;长孙俭回答,顿了顿又补充道,&0t;不过,臣仍有一虑。

那阿史那土门当真可靠?若他临阵变卦&0t;

刘璟轻笑一声,右手握紧了剑柄:&0t;突厥人世代依附柔然,但阿史那土门野心勃勃,恐怕正觊觎可汗之位。

他比我们更希望阿那环死。

&0t;说着,他眼神渐冷,声音低沉如铁,&0t;况且,我从不把胜负寄托在他人身上。

即便没有阿史那土门,这一仗,我们也能赢。

&0t;

长孙俭看着刘璟坚毅的侧脸,心中暗叹这位年轻统帅的沉着与决断。

他跟随刘璟多年,深知这位看似温和的主公骨子里的狠辣与谋略。

与此同时,柔然大营中,阿那环正烦躁地在金帐内踱步。

他身材魁梧,满脸虬髯,但眼下的青黑暴露了他多日未眠的疲惫。

帐内火盆烧得正旺,却驱散不了他心头的寒意。

&0t;报——汉军使者求见!

&0t;帐外侍卫高声通报。

阿那环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疑:&0t;带进来!

&0t;

汉军使者身着轻甲,神色从容地走入大帐,双手奉上刘璟的亲笔信函。

阿那环一把抓过,迫不及待地拆开,随着阅读,他脸上的表情从警惕逐渐变为狂喜。

&0t;好!

好!

&0t;阿那环大笑,将信递给身旁的老谋士秃突佳,&0t;刘璟终于肯下坡决战了!

他要求我们后撤十里,给他们让出列阵空间。

&0t;

秃突佳接过信纸,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

他仔细阅读每一个字,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疑虑的光芒。

信纸上的墨迹清晰,字迹遒劲有力,应该是汉军主帅的手笔。

&0t;大汗&0t;秃突佳声音沙哑,&0t;此事恐怕有诈。

汉军占据高地优势,为何突然放弃?刘璟狡诈多谋,不可不防啊。

&0t;

阿那环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握紧拳头,指节出咔咔声响:&0t;那你告诉我该怎么办?&0t;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回荡在金帐内,&0t;粮草将尽,士兵们夜夜唱着思乡的敕勒歌!

再这样对峙下去,不用汉军攻打,我们自己就先崩溃了!

&0t;

秃突佳低下头,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他何尝不知局势危急,但面对刘璟这样的对手,他那些对付草原部落的小伎俩显得如此无力。

帐内陷入沉默,只有火盆中木炭偶尔爆裂的噼啪声。

阿那环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子望向远处汉军大营的方向,眼中满是挣扎。

晨光中,汉军营寨旗帜鲜明,阵列森严,而自己的营地却弥漫着一股颓丧之气。

&0t;秃突佳,&0t;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0t;若这一仗败了,我这大汗之位&0t;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

老谋士长叹一声,皱纹间藏着深深的忧虑:&0t;长生天会保佑柔然的。

&0t;

阿那环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0t;传令下去,全军后撤十里!

告诉各部领,汉军已同意决战,让他们做好准备!

&0t;

命令迅传遍柔然大营。

十四万大军开始集结,马蹄声、兵器碰撞声、将领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然而,士兵们脸上并无战前的激昂,反而满是困惑和疲惫。

&0t;为什么要撤?&0t;一名年轻士兵小声问道,他手中的长矛微微颤抖。

身旁的老兵摇摇头,眼中满是沧桑:&0t;谁知道呢,或许可汗终于想通了,要带我们回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