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长安十二时辰三(1 / 3)

加入书签

卯时的晨光透过窗棂斜斜地照进绣衣卫大堂,将青石地面分割成明暗相间的格子。

杜杲站在光影交界处,深吸一口气,抬手敲响了通往侧堂的雕花木门。

他的指节与门板相触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大堂内格外刺耳。

&0t;吱呀&0t;一声,绣衣卫录事参军盛子新缓缓推开大门。

这位年轻的军官其实一直站在门外阴影处,透过门缝观察着堂内士子们的一举一动。

他看到有人像困兽般来回踱步,脚步沉重得仿佛拖着千斤重担;有人蜷缩在角落喃喃自语,眼神涣散如同行尸走肉;还有人抱头痛哭,泪水打湿了华贵的锦袍前襟。

最令他注意的是韦艺——那个曾经意气风的韦氏嫡子,此刻正用额头抵着冰冷的石墙,十指在墙面上抓出数道血痕,口中不断重复着&0t;父亲&0t;二字。

&0t;诸位公子可已有所抉择?&0t;盛子新的声音不大,却像惊雷般在堂内炸响。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众人时注意到有几个人下意识地将手中的纸张往袖中藏了藏——那是他们连夜编造的谎话,字迹歪歪扭扭,墨迹未干处还带着颤抖的痕迹。

杜杲向前一步,靴底碾碎了一片不知何时落下的瓦砾。

碎片迸裂的声音让几个士子浑身一颤。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0t;家父意图颠覆汉国社稷,罪孽深重。

&0t;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叠写满字迹的纸张,纸张边缘已被汗水浸湿,&0t;臣已将家父所谋悉数记录,还请汉王念在尚未酿出大祸,从轻落。

&0t;

盛子新注意到杜杲的手在微微抖,但眼神却坚定如铁。

他接过那叠供词时,指尖触到对方冰凉的掌心,感受到一阵轻微的颤抖。

他不动声色地侧身作出一个&0t;请&0t;的手势:&0t;既然如此,还请杜公子随我入侧堂一叙。

&0t;

&0t;杜杲!

你这个叛徒!

&0t;韦艺突然暴起,像一头受伤的野兽般扑来,却被两名绣衣使者死死按住。

他的嘶吼声中带着哭腔,眼角泛红,&0t;你忘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吗?忘了当年你落水时是谁救的你?&0t;

其他士子也纷纷高呼,声音此起彼伏:&0t;我父无罪!

还请汉王明察秋毫!

这都是栽赃陷害!

杜杲,你不得好死!

&0t;

盛子新充耳不闻,冷峻的目光扫过众人,在韦艺血红的眼睛上停留了一瞬:&0t;还有三个时辰,还请诸位仔细思量。

&0t;说完,重重关上大门,将那些绝望的哭喊声隔绝在内。

门缝合上的最后一刻,他看见韦艺瘫软在地,像个被抽走灵魂的傀儡。

侧堂内,绣衣卫统领杨檦正在翻阅一叠黄麻纸,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见杜杲进来,他抬头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0t;杜公子果然没让汉王失望。

&0t;说着将手中纸张摊开,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以韦夐、杜子晖为的关陇士族所有行动细节,连某月某日在某地密谈都记录得一清二楚,墨迹新鲜得仿佛刚刚写下。

杜杲倒吸一口凉气,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脊背——这比他交代的还要详尽十倍!

他颤抖着递上自己的供词,纸张在他手中出轻微的沙沙声。

杨檦两相对照后满意地点点头,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0t;一字不差。

杜公子,你可以离开了。

&0t;

&0t;不知家父会怎样?&0t;杜杲急切地追问,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在安静的侧堂内显得格外突兀。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生怕触怒这位铁血统领。

杨檦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似笑非笑:&0t;汉王口谕,既然杜公心向魏晋之风,他也不忍强留。

&0t;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欣赏着杜杲紧张得喉结上下滚动的样子,&0t;特许京兆杜氏所犯之罪,可依旧例,以金赎罪。

&0t;他又停顿了一下,看着杜杲眼中燃起的希望之火,&0t;待罚金缴纳,汉王礼送杜氏前往梁国。

&0t;

杜杲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只要能保住父亲的命就好!

他连忙躬身行礼,额头几乎要碰到膝盖:&0t;多谢汉王仁义!

只是不知需要多少金?&0t;问出这句话时,他的声音又低了下去,生怕听到一个天文数字。

杨檦的笑容突然变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刀,缓缓吐出两个字:&0t;全部!

&0t;

&0t;全部?&0t;杜杲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半步,后背撞上了冰冷的墙壁。

他脑海中闪过家中库房里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那是杜氏几代人积累的财富,&0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